Page 75 - 《品读三门》之《海上三门》
P. 75
၂aࢉቔြ༝ 滩涂采集。
滩涂采集有赶滩、采集、收滩三
个过程。所谓“赶滩”,即为大水潮
礁涂采集进行的地点在礁岩和滩涂上,三门沿海的礁岩滩涂可供捕捉的海洋生 退潮始,采集者就要携带工具赴滩。
物资源极其丰富,有跳跳鱼(弹涂鱼)、望潮、杜望等鱼类,青蟹、招潮蟹(红钳蟹)、沙 等到潮水落半潮,还有半脚踝骨水
蟹、玉蟹等蟹类,缢蛏、泥螺、蚶(毛蚶、血蚶)、蛤蜊(青蛤、砂蛤、黄蛤、花蛤)、螺丝 深时,就要下海采贝,并随着大潮远
(海螺丝、香螺、乌螺、无头螺)、牡蛎、藤壶(蟌,三门土音读作“còng”,入声)等贝 去,越采越远,直至大潮退到最低
类,海带、紫菜等藻类。 处。所谓“采集”,指的是传统采贝方
礁岩采集。 式。至于“收滩”,是潮水落尽返潮,
礁岩有赶潮、上 采滩人纷纷收拾工具和捕捞物,离滩回家。
礁、采集、离礁四个 礁涂作业具体采集习俗方式现举例简述如下:
过程。“赶潮”,即当
1. 弹涂捕捉方法
潮水刚退潮时,采集
的渔民就要携带工 č̾Ďᅦ
具赴滩。因为退潮时 弹涂,即弹涂鱼,亦称跳跳鱼。
间 有 限,必 须 抓 紧 三门浅海岸边靠近港底的稀泥涂面
赶去,故名“赶潮”。 上有许多洞孔,为弹涂鱼穴居洞。弹
“上礁”,就是从滩 涂非常机敏,退潮时常匍匐或跳动于
涂直接登上岸礁。 涂面上觅食。稍有惊动,立即钻入洞
“采集”,登礁后先 中,很难捕捉。沿海渔民根据弹涂的
拾螺,拾螺一般只要有耐心,不断地巡礁拾取就行。阴历三月里,大批黄螺爬上礁壁, 生活习性,常常利用毛竹筒造假洞的
螺上背螺,堆积如堵,但一到退潮时又快速大面积地下滑,所以此时要抓紧时机,快速 方法来捕捉。这种特制的竹筒,就叫
采之。等潮水落半潮时,开始铲贝等作业,直至潮水全部退尽。贝类中不论是“牡蛎” 弹涂竹筒,又称弹涂竹管(音滚)。张
还是“蟌”等,都附生在礁壁上,传统方式都是用铁铲子沿礁壁连壳铲下,采入篓中即 弹涂也有用弹涂船作工具,代替人力帮助运载竹筒、弹涂等。弹涂船,木制,长1.5米,
行。有时,为了携带轻便起见,如牡蛎,可用小榔头将其外壳敲碎,只取壳中蛎肉放入 分三仓,可载400余只竹筒。张弹涂时,要待潮水退去,露出涂面。用弹涂竹筒插在弹涂
容器内。还有“蟌”,也是用同样手法,把“蟌”的外壳敲碎,撷取“蟌”的内体放入容 洞旁边,抓把稀泥将竹筒口连同弹涂洞一起封抹掉,然后用手指在竹筒的封泥上戳个
器,俗呼“敲蟌”。另有石蟹,跻身在礁石缝中,很难直接抓住。只有看准目标,用小型 孔,做成假的弹涂洞,并在假洞周围抻上指圈,做好记号。潮干声静,弹涂闷在洞中难
的钢钎猛戳其身,连壳带肉拉出石缝,才能成功。最后是“离礁”,即待潮水返落回涨 受,便会咬泥而出,到涂面上透气、晒太阳、觅食。等潮涨过半,趁潮水退未漫涂前,立
时,千万不可再流连海礁,忘了潮涨,误了时间,否则将有严重后果。提前离礁者先要 即按照指圈记号去收竹筒。弹涂闻声而逃,不辨真伪,慌忙间都钻进假洞。假洞就是竹
向同伴打招呼,最后一个离礁者,先要巡礁一圈,吆喝一番,见礁上确无滞留者,才能 筒,下面有竹底,筒管光滑,弹涂再也无法逃出,只好受捕。有时拔出一只竹筒,里面还
离去。 有好几条。俗云:“好稳勿稳,弹涂落竹管。”
68 | 海上三门 第五篇 金银滩头讨小海 |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