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品读三门》之《海上三门》
P. 70

般16张网为一槽,大船拥有54~60张网为一槽。捕鳓鱼要按潮流斜向下网,不能截流而                                                           现代拖虾网上纲毛竹已改用直径约3.5厘米的钢管,网宽4米,高1.5米,网袋70厘
                下。否则,鳓鱼向网直冲,肚皮会割破渔网而逃走。俗云:“四月八日鳓鱼会,张勿来张,                                                        米深,钢管两头套塑料泡沫,圆柱体长15厘米,直径12厘米。安装在12马力的小船上,

                看也要来看,勿张勿看要后悔。”                                                                                 可拖两张网作业。作业方式如下:在船中间横缚一根木头,一边挂一张拖虾网,若挂一
                                                                                                                张网,就拖在船的后面。绳的长度,视海底深度收、放。作业时船只缓慢前进,太快了,
                   6. 捕香鱼
                                                                                                                会把网拖翻;太慢了,入网的虾会逃掉。拖一定距离后即可机械起网。钢管离水面后,
                    香鱼生长快,每月能长一寸,薄鳞细肉,味道特别好。香鱼的生长期、季节性很强,                                                       船加速,转弧圈,海水洗净网内泥沙,然后将网挂在船旁网架上,抖净网内杂物,将鱼
                捕捞期要在每年立秋后45天,打霜后香鱼就消失了,而且每晚捕捞时间必须在10点钟                                                         虾倒入舱内分类,又可重新下网。
                前。香鱼的生长环境同河豚有点相似,一般生长在咸潮水能涨到的上游溪坑里。它上                                                               拖虾是用拖网去捕捉海虾的一种作业形式。具体的又分“内港”“外港”“小

                沙滩来,目的是产卵。但香鱼有细小的鱼鳞,游动灵活,很难捕捉。需用特制的香鱼网,                                                         机”“大机”四类。老式的拖虾作业在沿海内港和港道口进行,用的是舢板,2~3人,作
                但效果也不是很好,而采用香鱼渠就比较有收获了,俗称“赶香鱼”。堆香鱼渠的过程                                                          业时,1人摇橹,1人操作网具。用的网具,是传统的小型拖网。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
                是:选择在浅滩的急流处,两旁筑上堤岸,用小石子堆成渠,长50米以上,宽2米左右,                                                        代,木帆船由舢板改为小对船,人员增至3~4人,渔场由内港发展到了外港。80年代初

                两头小,中间大,形如花瓶。上游渠口打有三只木桩,下游渠口打二只木桩。捕香鱼至                                                          期,改为小机动船拖虾,俗称“小机拖虾”。1982年,又以60吨位的大机帆船拖虾试验
                少要3~4人,赶在傍晚6~10点钟。人们带着火燎灯、撩兜(网系在三角竹架上,俗称三角                                                      成功,又称“大机拖虾”。这些拖虾作业的俗称就是这样得来的。
                撩兜)、稻草把待得鱼群潮水上来。鱼群进入渠道后,二人同时出发,一人拿稻草把堵
                                                                                                                    8. 捕墨鱼
                在上游渠口的木桩处,再填上一些沙石子,不让上游的溪水进入渠道。另一人拿撩兜在
                下游渠道口木桩处闸住,水一干,香鱼就向下游逃。一人拿火燎灯,另一人则从上游向                                                              墨鱼又称乌贼,乌贼拖又称拖

                下游赶鱼,下游的香鱼也都进入撩兜里。如果天要下雨,香鱼群上来特别快,10点钟前                                                         船。按它的传统捕捞习俗,有网捕、
                可赶二三次。                                                                                          笼捕和火诱板罾、即照墨鱼等三种。
                                                                                                                乌贼拖是网捕作业中的特殊类型,
                   7. 捕虾
                                                                                                                起源最早。其习俗特点:一是单船作
                    耙虾,也叫拖虾、拔虾。渔船出海,船上                                                                          业。小型木帆,3~4人操作。整个捕

                有二支橹,一支坐橹,一支边橹。渔民三人,                                                                            捞过程全靠慢橹摇。有时,一网下
                二人摇橹,一人捡鱼,改用机器操作后一般                                                                             去,要连续几小时,才能起网,在炎
                是夫妻二人同船作业,一人掌舵作业,一人分                                                                            热的夏天,头顶烈日,脚踏舱板,十分辛苦。二是网具特殊。乌贼拖的网具是单船底层
                拣鱼虾。耙虾网有十几米长,三米高,网用猪                                                                            桁杆拖网。所谓“桁杆”是两根青竹竿,在网的上端。竿下系着网底,底盘有根沉子纲,
                血栲过。网的上纲穿有一根毛竹,网的下纲向                                                                            装有滚轮。所谓滚轮,实为4000余枚古铜币组成。这种网具的构成是由特殊的捕捞对

                上兜起。网底吊挂着许多棕榈叶和络蔴,防止海底的石头把网弄破。上纲毛竹上吊着                                                           象和环境所致。这是因为乌贼拖的对象是进港到礁岩产卵的怀孕乌贼,其产卵场和作
                六只压石,每只3~4斤重。耙虾网有16~24门,每门一尺宽,绳长二尺,每门吊着5~6只锡                                                    业区均在近岸礁岩上,网具要爬礁布行,故有此特别装置。三是操作技术水平要高。海
                砣。毛竹上面(毛竹的两头,中间)吊有五尺长的三坝绳。三坝绳的绳头归为一根一丈                                                          底暗礁,肉眼未见,崎岖交错,地形复杂,稍有不慎,网破鱼逃。拖曳纲者,必须熟知海

                八尺长的绳系缚在船旁中央的木桩上。耙虾时,无论是退潮或涨水,耙虾船都是顺水                                                           域的每块暗礁的特性,手曳纲绳,时高时低,时快时慢,耐心稳重,缓缓而行。一般,拖
                拉下。有风时扯起蓬不摇橹,顺风而驶。潮退期间拉网三次,潮涨时可拉五次。                                                             曳纲者由经验丰富的老大担任。




           64 | 海上三门                                                                                                                                                       第四篇  海上张网捕巨鳞 |    65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