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品读三门》之《海上三门》
P. 87
年四季可捉。二、三月间,沿海妇女往往沿有礁石的海岸捡捉,或乘船去海岛捡捉。辣
螺肉营养丰富,带壳烧熟后,用竹签将肉挑出即可食。
č̿Ďሚݚᰑ
三门沿海海涂上遍地皆有。海
蛳有很多种:乌螺蛳、香螺蛳、苦螺
蛳、黄螺蛳、柱头螺等。捉海蛳很容
易,提一只篮子,见到捡起来即可。
每年清明前后正是捉海蛳的大好时
机,也正是海蛳最具营养价值的时
候,三门民间素有“冬至吃只猪(方
言读zī),不如清明吃粒蛳”之说。
海蛳可煮、可炒,是下酒的美味佳肴。烧熟后,将其尾部插入古铜钱孔或钥匙孔中(现用
各种小洞的硬物件),掰断其尾部,即可吸食。生炒海蛳一般先剪去蛳尾。
č̀Ďࡃᰅї
海边人们住的茅草屋易生虫,只要将吃了肉废弃的海蛳壳撒到茅草屋上,或撒在
横渡镇铁强村外蛎江滩深港处的港底岩缝中,重叠层生着很多大蛎,手工难采。
茅草屋四周,就会有一种叫“茅屋虫”的虫子钻进海蛳壳,进去就出不来了。
当地村民就制造出砺鳖夹来采蛎。蛎鳖夹形似家用火钳,钳把用两根长竹竿交叉,下
端入水装置木抓手。木抓手很像人的手,有臂、掌、指之分,长50厘米,固定在两根竹竿 č̀Ďሚୃ
泥螺喜在涂面软、平、光,且有少量积水的地方活动,喜凉爽,怕强光。阴天、太阳
上,全长一丈八尺左右,木抓手的手指是用大铁钉制成。每月春节、清明前后,逢大水
懒洋洋钻出云层俗称“黄胖日头”
潮时,渔民们架着小船,到达捕蛎的水域,抛下锚,人站在船旁,将蛎鳖夹伸向港底深
之时最适宜捕捉,一般选上午,旧
处,在石块岩隙中探索着把大蛎岩夹上来。大的砺形如草鞋,故称草鞋蛎,每只蛎肉重
有“早潮泥螺晏潮蟹”之说。阳光
1~2两。
好时泥螺钻入泥中,阴雨天泥螺用
8. 蛳螺类捕捉方法 分泌出来的黏液粘住泥浆将自己包
č̾Ďሚজ 住,当地人叫穿“蓑衣”,这样不易
三门海域各种螺类较多,有丁头 被捕捉者发现。只有“黄胖日头”出
螺、香螺、豆板螺、鸡窝螺、海蛳螺、辣 来后,泥螺才把蓑衣“脱”了,在泥
螺等。辣螺,其肉前半部白,味鲜中带 涂上爬行,极易捕捉。
辣,后半部呈黄黑色,因此名辣螺。螺壳 捉泥螺大都是妇女干的活,农历二至五月是泥螺大发时期,下海好手一个潮面
四周呈三角钉形状,喜在礁石上栖息。 可捉10~20斤。其捉法有两种:一是用纱布网做成小网兜,如手掌大小,见到泥螺轻轻
特别是礁石积水洼边和潮湿处。春季是 “刮”进去,刮一定数量后,放水塘里略洗一下,再放入小桶;二是手捉,四指并拢,大
辣螺大发季节。素有“二月二,辣螺上 拇指略翘,见到泥螺,用四指将其“扑”入掌心,手内“扑”满后,捏紧,甩去泥螺黏液,
道地,三月三,辣螺上高滩”之说,且一 放入桶内。注意桶内壁必须保持干燥,否则泥螺会逐渐吸附而上直至逃掉。
80 | 海上三门 第五篇 金银滩头讨小海 |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