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品读三门——民俗三门
P. 18
祭祖仪式。 演戏结束后,举行关老爷扫棚仪式,以驱除闲神野鬼。
祭祖的原则是“必丰、必洁、必诚、 敬老设宴。
必敬”。主祭、陪祭三叩九拜,三献茶果 祭冬,还须设筵席
佳肴,千张锡箔及冬至圆等祭品。赞礼者 举办“老人宴”,邀请
朗诵祝文,全场肃静聆听。随后老人、 全村60岁以上的老翁
名人、来宾及子孙,听从喝礼指令,左 及各地同宗族人共同赴
昭右穆,雁序跪拜。其中,最根本的是 宴,教育后人敬老爱
“敬”,对先祖心存敬畏,虔诚信奉, 老,弘扬忠孝美德。凡
“事死如事生”,后人通过鞠躬、跪 高中秀才以上(现在是
拜、进献等一系列肢体动作,表达对先 大中专以上毕业生)
祖的崇敬之情。 及60岁以上的男性族
演祝寿戏。 人,在拜冬结束后,可
祭冬拜祖毕,举行庆寿仪式,开始 获得两斤以上猪肉的赠
上演吉祥戏。演出剧目有《郭子仪拜 礼,肉的数量根据功名
寿》《张公义辞朝》等。连演大戏六天 大小、年龄大小递增,
六夜。演戏要请当地最有名气的戏班, 以激励子孙努力奋发、
过去以平调班、京剧班为主,现在转为 庆贺长者福如东海。
越剧班。旧时看戏男女不得混杂,正堂 č̀ĎԮӵЌ
是长辈、名人、来宾席位,天井是男丁 三门祭冬始于明初,已有700多年历史,逐步完善,形成一套内容丰富、秩序
观众,两厢楼上是妇女座位。最后一夜 井然的祭冬仪式,代代相传,突出尊祖敬宗,具有悠久的历史意义。祭冬以继承发
·祭祖 扬传统美德,营造尊老爱幼、团结友善、激励上进、崇尚礼仪的和谐社会氛围为目
的,使我国春秋奉祀之礼仪制度,传承不衰,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增强
民族凝聚力。
祭冬具有鲜明的地方和区域文化特色,是保存至今的冬至节气民俗活动的代
表。通过祭冬,人们深切地表达了对天地自然与祖先的感恩之情,传达尊祖聚族的
人伦大义,凸显崇尚祖德、尊老爱老的道德理念,实现聚族睦亲和谐相处的根本目
的。
2014年12月,三门祭冬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11
月30日,包括三门祭冬等在内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演祝寿戏 ·老人宴
12 | 民俗三门 第一篇 非遗瑰宝源流长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