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品读三门——民俗三门
P. 33

č̀Ďᇅቔ࠯ၜ              č́ĎԮӵЌ޹
 杨家板龙特色鲜明,            在 漫长的历史长河

 地域风情浓郁。杨家板龙      中,杨家板龙经一代又一
 制作没有专业艺人,群体传     代村民的目睹口授,传承
 承。杨家村有五个房头,分     延续至今。在众多的传承
 一年房、六年房、上园房、     人中,以杨昌湖、杨道彬、

 井头房、三房,因此在制作     杨 天 伟、杨 道 垄、杨 兴
 时家家动手、房房参与。村     亚、杨道会、杨香芬等最
 民们通过目睹口授,掌握制     具代表性。他们中有的是
 作技巧,并随时代发展不断     泥水匠,有的是篾匠,有

 创新完善。亭旁地处山区,     的是亭旁三腔演员,还有
 木材资源丰富,当地百姓就     的是乡村秀才或单位工
 地取材,以木板为主体,通     作人员。他们有一个共同
 过木棒串联,构思奇巧;龙     的特点:不拘泥、不守旧、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身穹隆弯曲,形似黄瓜,线     善于吸收创新。如杨天伟
 条流畅灵动;每段龙身内安     制作的龙头,龙目光芒四
 置蜡烛或节日彩灯,使整条     射,龙口吞云吐雾,为众
 板龙流光溢彩,富有浓厚      人所称道。

 的地域色彩。               杨家板 龙规 模 大、
 其他伴迎的物件,如头       影响广泛,在1990年入
 牌、鼓亭、五兽、抬阁、龙筅    选《中国民间艺术 大 辞
 等的制作各有特色。龙筅又     典》,名扬海内外。1999

 称狼筅,相传是戚家军抗      年,杨家板龙参加台州市
 倭的独门兵器,在长竹竿上缚利刃,以“鸳鸯阵”大破倭寇的“蝴蝶阵”“长蛇阵”。为  首届民间艺术大会展,以
 了纪念戚家军的丰功伟绩,杨家板龙出迎使用龙筅伴迎。不同的是,长杆上缚的不是利  “天下第一龙”获唯一的
 刃,而是彩纸、鲜花、和平鸽等饰物,反映了百姓们热爱和平的愿望。  最高大奖和优秀组织奖,

 杨家板龙制作采用木雕、竹编、剪纸、布帖、绘画等多种民间美术工艺手法,出迎  被国内各主流媒体纷纷
 时融合了戏剧、民间音乐等艺术元素,并辅以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具有较高的民  刊载。2004年,以414米
 俗学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杨家板龙文化底蕴深厚。无论是剪纸图案还是描绘  的长度获《大世界基尼斯
 的祥兽、戏剧人物、神话传说均有着深刻的释、儒、道三教文化以及诸子百家思想的烙  之最》证书。

 印,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获台州市首届民间艺术会展大奖


 26 | 民俗三门                                                             第一篇  非遗瑰宝源流长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