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品读三门——民俗三门
P. 81
č̀Ďೆᣛ 牌位。坟墓结构,贫富殊异。富户用砖
民间称“下棺”,择日定时,摆 砌圹,坟围砌石,坟头高高崛起,石板坟
宴设祭。死者口里要塞入一枚铜钱, 面,装饰着精工雕琢的鸟兽花纹图案。
富户塞入金、银、珠、玉,称为“含口 正中镌刻着死者名讳,坟面右上方刻年
宝”。棺材底部放垫稿荐、草席、被 月,左下边刻着“孝子孝孙”名字。左右
褥,然后将死者移入棺材内。家属, 坟手雕有石狮镇坐,坟前八字形,中间
亲戚跪拜号哭。并将死者的床板与 是平坦祭坛。贫穷之家,无力营葬,浮厝
凳子放到路边,让露水或雨水淋洗 年久,棺木朽烂,暴骨于野,亦不少见。
去污。 有的掘土埋葬,砌几块乱石,便作坟面。
č́Ď൯ਲ čͅĎቓ
设孝堂,孝子侍守棺旁,儿媳亲属转坐左右致哀。近亲远戚前来吊孝,孝子跪迎, 民间“做七”,每隔七天,设祭一次。第一个七天为“头七”,七七四十九天为断七。
媳妇号哭。这种举哀,一般宾至则哭,宾去则止,焚香则泣,祭止则已。 七七中的仪式,亦随财力而定繁简。仕宦富绅之家,做“头七”则请僧众念佛,超度亡
č͂Ďזೞ 灵。在“三七”或“四七”中,有的由几个出嫁女儿合资请僧道打醮、做佛事。至亲亦各
又称“吊孝”。出丧时,在孝堂前,立灵位,设祭品,奏哀乐,由当地懂行的先生喝 具牲醴香烛来奠。称之“送七”。
礼,朗读祭文,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孝子穿麻衣,系草绳、戴“三梁冠”、穿草鞋、执孝 č͆Ďഡਲቖ
竹棒,上香主祭,然后匍匐柩旁,以示敬意。近亲远戚,依次跪拜。女婿要三十六拜,并 大多殡殓后,即设灵座于中堂,供牌位,早晚送饭送水。灵座有的满七除座,有的
“侑食”数次,称“做祭”。 周年除座。除灵后,灵位送入宗祠安奉。
č̓Ďٿܰ č̾̽Ď൯
死者穿着的衣裳和眷属、亲友送来的“寿被”,要报衣裳账和寿被账。揭开盖被让 封建社会父母丧亡要守孝三年,逢考不能应试,为官离任回家,称“丁忧”。守孝
子女看最后一面,盖上寿被,然后盖棺封钉。钉棺盖时,孝子、媳妇双双抚摸棺板,边 期间忌着华丽衣衫,不办婚嫁喜事。1949年后,丧葬大多从俭从简。城镇治丧,缠黑袖
哭泣,边高呼:“留丁!”“留财!”“丁财两旺!”跪在棺边的亲人,每人分钉一枚。 纱,戴白纸花,送花圈,开追悼会,以表哀思。
č̈́Ďԛᣟ
称“出丧”。鸣炮起柩,幡幛引路,十三记锣开道,沿路丢撒千张,称“买路钱”。孝
子手持孝竹棒扶棺而行,媳妇、女儿披麻戴孝,一路号哭,过桥跪拜。亲朋戚眷头戴白
帽,列队随后。仕宦富户,棺木讲究,棺外套椁,金童玉女开路,送葬队列长达数里,
一路皆白。亲友在途中设奠跪拜,谓之“路祭”。直至上山停柩处,砌砖盖瓦,名谓“浮
厝”。一般人家停柩则盖以稻草。殡丧后,丧家备筵席留饮,称“落山酒”。孝子戴孝挨
位敬酒谢客,不得留宿。
坟茔安葬必先请风水先生选择坟地,称“风水宝地”。墓穴有“生”“熟”之分,生
前做成的坟称“生圹”,又称“寿圹”,死后做的坟称“熟圹”。棺至墓地,掘穴砌石,设
礼致祭;进圹封土,由风水先生“喝山”、读祭文。安葬完毕,去白穿红,手提灯笼,迎回
74 | 民俗三门 第二篇 人生百事礼相伴 |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