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品读三门》之《鲜甜三门》
P. 68

2. 元宵节                                                                                      香美味的糊状小吃。甜糟羹是以湿淀粉、
                    三门人过元宵与台州其他地方相                                                                              红枣、蜜枣、荸荠、金橘饼、桂圆、红萝卜

                同,为农历正月十四。相传始于元末农                                                                               丝、花生米、红糖等烧煮而成的,一般三
                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据守台州时,惧朱                                                                                门风俗新媳妇家当年必备,又称新妇糟
                元璋乘节袭击,故提前一天过节。另传                                                                               羹。
                方国珍的母亲信佛,初一十五都要吃                                                                                    元宵夜吃糟羹,以吃的家数越多越

                斋念佛,方国珍是孝子,就将元宵节提                                                                               好,来家吃的人越多越好。故糟羹熟后即                                                  ·咸糟羹
                前一天。这天的中午家家户户吃麦焦,                                                                               舀进碗里,排满桌上,家家户门大敞,热
                晚上挂灯结彩吃糟羹。                                                                                      情邀请门前经过者进屋吃糟羹。孩童更
                    元宵夜食物为糟羹。相传,嘉靖年                                                                             是把吃糟羹当作盛大游戏,提着自制的纸

                间,戚继光在三门沿海抗击倭寇,军民粮尽,人们只好用野菜混合成糊羹,支援抗倭,                                                          糊灯笼,挨家挨户吃过去,比赛谁吃的户
                后沿为俗。糟羹分咸甜两种,咸糟羹的主原料为米浆,佐料为芥菜、香干、川豆板、冬                                                          数多。吃糟羹风俗起着消除邻里隔阂、增
                笋、花生米、香菇、咸肉,另外还加目鱼干、虾皮、牡蛎、蛏子等海鲜,切成丁混烧成鲜                                                         进乡亲情感的作用。

                                                                                                                                                                                    ·甜糟羹









































           62 | 鲜甜三门                                                                                                                                                       第四篇  特色小吃伴佳节 |    63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