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品读三门》之《鲜甜三门》
P. 79

九 大 碗









 ၂a૶ࡗ଀တ



                               ·肉丸                        ·红烧肉                         ·肉皮胶

 1. 九大碗
 究其渊源,“九大碗”说法繁多,有说是起源于戚继光抗倭时期,有说是民国初期

 民间开始盛行,还有说是文天祥避难三门仙岩洞时,龙派九子守护洞口,文丞相为感其
 相助之德,托当地村民做出九道菜予以答谢,后代代相传。
 “九”是传统文化中的大数,古代帝王称“九五之尊”,阴阳学说中的“九九归

 一”,还有“龙生九子,各有所好”,金庸笔下的“九阳神功”“九阴真经”等,均与“九”
                               ·鲫鱼                         ·笋干                            ·鸡
 字相关。
 有史料记载:“俗传龙子九种,各有所好,一曰赑屃(bìxì),形似龟,好吃肉,今
 石碑下龟趺是也;二曰囚牛(qiúniú),形为有麟角黄色小龙,喜音乐,好食鸡,今立
 于琴头是也;三曰蒲牢(púláo),形似龙而小,好尝家蒸(豆腐),今钟上级星也;四

 曰狴犴(bì’àn),似虎有威力,挡虾兵蟹将于门外,喜食虾,故立于狱门;五曰饕餮
 (tāotiè),好饮食,嚼肉成丸,故立于鼎盖;六曰蚣蝮(bāxià),性好水,善捕鱼,故
 立于桥柱;七曰睚眦(yázì),性好杀,寻幼兽而灭,觅禽蛋而吞,故立于刀环;八曰金  ·豆腐             ·豆面                        ·黄豆芽

 猊(jinní),形似狮,好烟火,食薯粉,故立于香炉;九曰椒图(jiāotú),形似螺蚌,性
 好闭,食山芋,故立于门铺。”
                九大碗,是流传于三门的传统美食。凡遇婚庆、乔迁、婴儿满月、长辈寿辰、上梁、
 有《九大碗歌》曰(用三门方言念更为顺口):
            进住、拜岁、分家、丧宴以及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必置“九大碗”以待客。传统的“九

 主人请我吃菜蔬,九碗摆得胜姑苏。  大碗”有肉丸、红烧肉、肉皮胶、鲫鱼、笋干、鸡肉、豆腐、豆面、黄豆芽,外加一盘干
 头碗肉块滴噜噜,二碗草鸡炖贝母。  果,凑成“十”,寓含“尊贵”“长长久久”“十全十美”之意。随着时代的发展,“九大
 三碗鲫鱼焖豆腐,四碗白虾蘸蘸醋。  碗”的菜品更为讲究。“九大碗”菜肴兼顾山珍海味,“九”之数包含了传统文化“极
 五碗肉丸有只数,六碗鱼肉炖小火。  多”和“尊贵”的含义。“九大碗”多见于普通百姓宴请客人,营养丰富,搭配合理,老少
 七碗鸡蛋白菜糊,八碗豆面第一素。  皆宜显,色香味俱全,反映了三门古人待客不求奢侈,不摆排场,但求实惠,自奉节俭

 九碗洋芋黄咕咕,酒足饭饱一身酥!  的一种务实精神。



                                                                       第五篇  三门名宴风情浓 |
 72 | 鲜甜三门                                                             第 五 篇  三 门 名 宴 风 情 浓  |  73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