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天台行旅》
P. 150

张文郁崇祯年间,曾效忠过魏忠贤,他与诸大臣将名字绣在一件寿袍献上去,
                                                                                                             但认定魏忠贤不得善终,事先偷偷将盐卤浸泡的丝线把自己的名字绣在腋窝
                                                                                                             的第一个纽扣旁,在搀扶魏忠贤的时候,故意磨蹭让自己的名字破损腐烂。
                                                                                                             告老还乡时,将贪污的金银放在废弃的木材废料下,皇帝派人一翻是废料,
                                                                                                             张文郁趁机表忠道,皇恩浩荡,可以带回家让孩子压惊。皇帝很高兴。清兵
                                                                                                             攻破杭州,直奔天台而来,张文郁倾其家产,犒劳清兵,免除天台百姓的杀
                                                                                                             戮之祸,百姓公议将上至青山岊下至扁担岩的始丰溪送给他。当鲁王反清时,
                                                                                                             张文郁则积极参与,后被鲁王封为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对
                                                                                                             就是对,错就是错,天台人看人还是一分为二的。



                                                                                                                 东横山北有燕窠岩,仰望削壁耸立,状如雁荡,颇能入画,崖下,一条
                                                                                                             石级铺成的小道自峰顶下垂。燕窠岩就在绝壁的上部,一个小小百米方圆山谷,
                                                                                                             上下皆是悬崖,就像燕窠一般,奇险非常。旁有飞瀑,谷中有庙,供奉铁甲将军。
        ▲ 天台宗祠元宵灯祭    丁必裕  摄                                                                                 登顶一览,心胸旷远,森林茂密,幽清宁静。燕窠岩下有鸡笼石。飞瀑急湍,
                                                                                                             有小潭深窈。玲珑剔透,犹为景致。相传天台齐召南因其兄齐周华所累,皇
               时候,娘舅要他将青山岊至扁担岩的“水花浪丘”即使始丰溪卖给他,但张                                                             帝一怒之下要将其充军,齐召南主动说,别的地方不要充,要充就充到海岛
               文郁假装不知,大司空第建成后,娘舅却借故说有自己的一份,张文郁没办法,                                                           鸡笼石去!皇帝还以为鸡笼石是最坏的地方,一充就把他充到老家来了。齐
               最后顺水推舟,将整座建筑送给娘舅。县城华光巷里有张文郁的故居“度予亭”。                                                          召南因此回乡终老天年。
               门额上镌有“资政大夫之第”,有后堂、中堂,度予亭、前厅、正厅,一进两厢,                                                              齐召南是天台城关的龙门坦人,与齐周华合称天台二齐。齐周华为弟,
               曲院回廊相连,十八个院子走进去,绝不露天,虽曾遭火,经过一阵整修,                                                             号独孤跛仙,桀骜不驯,曾为吕留良辩护,得罪于乾隆,被凌迟于杭州。齐
               依然不失于旧时风貌。                                                                                    周华则是散文家,著有《名山藏副本》,足迹遍及祖国名山大川。齐召南为
                   天台山上出佛道,天台城乡出大儒,有歌谣唱道:天台四门四大佬,好                                                           齐大人,是个神童,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博闻强记,为清康熙年间以
               乐贾似道,清官徐少保,清官数鲁穆,奸臣张文郁。四人皆是始丰溪滋养的                                                             博学鸿词科取荐,被召试于太和殿,钦定为二等第十名,入翰林院庶吉士。
               名士。贾似道是南宋理宗年间的平章(宰相),就是京剧《红梅阁》杀掉歌                                                             后来成了皇子宏瞻的师傅。他是著名文史地理专家,考察全国的水系,著有
               姬李慧娘将其头颅装在盒子里儆诫歌姬的权臣。他是天台王里溪人。徐少保                                                            《水道提纲》《大清一统志》《历代帝王年表》等,齐召南在龙门坦巷的故居,

               是出生于东横山下享堂村的大儒徐善述,明代建文元年的国子监博士,明成                                                             可惜在城镇规划中拆除了。
               祖永乐皇帝朱棣曾经让他教太子朱高炽,太子尊其为先生。朱棣曾赐其题诗                                                                 天台是个老城,在三国吴大帝永安(公元 258-263)建造了第一座城墙,
               纸扇一把,上书:江南一老叟,腹内藏金斗,赐金金不要,封官官不受,赐                                                             屡有兴废。明代嘉靖年间,修葺了更为完整的城墙,与别的地方不同,城开八门,
               予一清风,任君天下走,问道是何人,永乐真朋友。有人阻住他,立刻拿枭首!                                                           传说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谏官庞泮有联系,庞泮字元化,成化二十年进士,
               鲁穆生于天台城关,出身贫寒,明永乐四年中进士。为人刚直,不畏权贵,                                                             授工科给事中。弘治年间,升刑科都给事中,弘治十一年,升福建右参政,
               先任朱高炽监国时的御史,后是福建佥事,到正统二年,受朝廷之命,赴河                                                             改河南右布政使,后迁广西左布政使,致仕回乡。庞泮五短身材,人称庞矮,
               北、大名一带灭蝗,过度劳累,卒于任中。为政清廉,抑制豪强,深得民声。                                                            为纪念他,天台城内曾有八尺矮牌坊一座,毁于文革。始丰溪中游平桥花墅村,


           150  天台行旅                                                                                                                                                大溪溯流,度尽沧桑        151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