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3 - 罗阳镇志
P. 193
罗阳镇志
椤木石楠 毛竹下村 1 株,树高 12 米,胸围 120 厘米,树龄 102 年。
乌桕 下交垟村 1 株,树高 17 米,胸围 150 厘米,树龄 148 年。
木荷 下察溪村 3 株,树高 11 米至 12 米,胸围 150 厘米至 210 厘米,树龄 119 年至 151 年。
资源结构 今镇域林业资源结构以乔木为主,据 2009 年调查,乔木面积占林木总面积的
71%,灌木占 3.20%,竹林占 8.30%。龄组以幼、中龄占优势。2009 年,未成林造林地 1631 亩。
树种以松、杉为多,人工林比重大。
林木蓄积量与森林覆盖率 1965 年林木蓄积量:松树 67852.90 立方米,杉(榅)树
14518.70 立方米。1999 年森林覆盖率为 65%。2009 年林木绿化率 76.82%。2010 年林木总蓄积
量 1222437 立方米,毛竹 839.01 万株,森林覆盖率 79.06%。
第二节 造 林
造林手段主要有育苗、栽植、抚育、封育等。
育苗 民国 8 年(1919),县国民政府在山洋坪建苗圃,播育油茶、油桐、桑树,共出树
苗 7500 多株,同年秋播下油桐籽、油茶籽共 250 公斤,板栗 10 公斤,柳杉籽、黄山松籽各一
升;向湖州采购桑苗 1.20 万株,分发农户栽植,并设农业推广所(人员 3 人),专事林木育苗。
30 年(1941),县农林场建立,垦苗圃 50 亩,后因经费短缺停办。36 年(1947),县农业推
广所设立苗圃,划原农林场山地 30 亩,培育松、茶、棕、果树及风景树树苗。
1952 年 8 月,县农场建立合作苗圃 10 亩,播种 440 公斤。1955 年 3 月,罗阳区分配油茶
种 325 公斤用于育苗。1958 年 12 月城郊林场(罗阳林场前身)建立,开始育苗。1988 年,全
镇设苗地 20 亩,育苗木 40 多万株。1990 年育苗 75 亩。1993 年,政府鼓励个体育苗,镇林业
干部王贻满、江阳寿分别育杉树苗圃 2.20 亩、松树苗圃 3 亩。
植树 民国 6 年(1917)4 月 3 日,县城各界举行植树仪式,提倡造林,在赤砂山栽下松树、
梧桐等苗木一批。
1959 年 11 月,县政府和罗阳红旗人民公社合办罗阳林场,栽植各种果木 2272 亩。1979
年全镇投入 315482 人工,造林 739 亩。1986 年至 1989 年造林 2896 亩,罗阳镇获省级造林金
杯奖。
基地建设 林业基地建设指利用较大面积山地,经规划设计,规模较大的林业建设项目。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实施。1990 年 4 月 4 日,镇十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一年消灭荒
山,五年绿化罗阳”的决议》。该年共造林 6035 亩,其中飞播造林 3000 亩,四旁植树 3 万株,
①
镇政府获市造林先进单位称号。1991 年造商品材林 1093 亩。是年办罗阳联营林场 白溪分场,
————————
①罗阳联营林场,由东外等四村与一农户于 1989 年股份联办。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