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0 - 罗阳镇志
P. 200
ֻḤḤḤࣜḤḤḤ࠶
甲鱼养殖。12 月投放欧洲鳗苗 30 万尾,次年产值即达 600 万元。后因河鳗售价跌落而停业。
2000 年,交垟村残疾人梅相松建立鱼苗基地 8 亩,培育鱼苗 13 种,年产值 20 万元,获利润 8
万元。2007 年,下察溪村平均亩产田鱼 41.60 公斤,亩产值 832 元,每亩纯收益 677.35 元。今,
镇域淡水养殖品种有: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鲶鱼、泥鳅、黄鳝、青虾等 10 多个。
第四节 畜禽疫病及防治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动物疫病防治,是个空白,除了阉猪师之外,别无兽医人员。
1975 年始,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北外村和东内村配备了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报酬自收自支,年终政府给予补助。
1985 年 11 月 16 日至 17 日,浙闽二片兽医联防会首次会议在罗阳召开,有来自寿宁、文成、
柘荣、瑞安、苍南、福鼎、温州市、宁德地区及本县的代表 48 人参会。
1986 年,罗阳家畜检疫点设立,对进出境畜禽进行检疫。1992 年撤区后,原罗阳区集体
畜牧兽医站并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2006 年建立各村(居)动物疫情检测报告制度。2009 年,
镇畜牧兽医站成立,有兽医师、兽医员 6 名。2010 年成立罗阳镇动物疫病防控服务队。同年罗
阳镇获“浙江省动物检疫示范镇”称号。
畜禽疫情纪录:
1953 年 10 月 18 日,全镇七个村发猪瘟病,病死 150 多头,其中东外村死亡 70 多头,黄
沙乡病死 48 头(其中沙底村 30 多头)。
1953 年,毛竹下村东溪头出现猪患猪肺疫病,为县内首列。
1957 年 10 月,位于溪坪村内的县农场养猪场从金华引进种猪时带入猪喘气病,患病种猪
40 头,死亡 14 头。
1958 年 9 月,北内大队养猪场从平阳引进猪仔时带入猪瘟病,传染发病 8 头,全部被深
埋处理。
1964 年 4 月,瑞安小贩运入猪瘟病死猪腌肉出售,引起镇内猪瘟流行,发病 50 多头,死
亡 40 多头。
1966 年,罗阳与邻近乡镇流行牛巴氏杆菌病,牛发病 60 多头,病死 25 头。
1972 年夏秋之交,牛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有少数死亡。
1974 年夏天,县公安局劳改队 20 多头猪发传染性胃肠炎。
1981 年,全镇有 300 多头猪发红皮病。
1982 年 8 月,白溪村发鸭瘟病,死亡 20 多羽。
1983 年 11 月,流行犬瘟热病,家犬死亡 100 多只。
1984 年 12 月底,兔瘟病从平阳水头镇传入,二十天内,上千只兔死亡。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