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3 - 罗阳镇志
P. 403

罗阳镇志


                    高宗龙(1901—1952)
                    字卧卿,一字悟今,号荣年,南内村人。浙江旧制第十师范毕业。民国 15 年(1926)起,

               历任中小学教员、小学校长、县教育局长和国民党宣平、永康及泰顺县县党部书记长以及省参
               议员、省立处州民众教育馆馆长等职。

                    在永嘉(今温州市)浙江第十中学任教时参加 CY(共青团)组织。“四一二”反革命政
               变后涉嫌被捕,羁押于杭州陆军监狱达八个月,旋于民国 17 年(1928)加入国民党。19 年

               (1930)始任泰顺县教育局局长。任职期间,恢复泰顺师范讲习所,开办短期小学,创办民众
               教育馆,筹设欧南公学(相当初级中学),对发展泰顺教育事业卓有成绩。民国 21 年(1932),

               县内仅有小学 66 所学生 2750 名,至 27 年,全县小学增至 164 所,学生 8074 名。同年高当选
               县战时政工队队长,致力于抗日宣传与发动支前。此前,还带头破除迷信,捣毁宫庙神像,声

               势风靡城乡。28 年(1939),在宣平县党部书记长任内,广筹经费创建战时补习中学,解决了
               大批青年学生因战乱无法外出就学的困难。

                    民国 24 年(1935),红军挺进师入泰顺县境,高宗龙等人发起组织“自卫促进会”,发
               动筑碉购枪,从事抗阻,并为反共宣传品《匪灾日记》写作序言。34 年(1945),回县任职,

               竭力参与省、县参议员及县参议长竞选,与对手林肖岩互相拉帮结派,制造“民主”假象,成
               为一时闹剧;其间并有防阻进步青年情事。37 年(1948)4 月,泰顺县城处于人民武装迫近包

               围之时,高又以县党部书记长兼县戡乱委员会副主任身份向省请领一批枪支弹药和现金,妄图
               扩充兵力,阻挠县城解放。1952 年 2 月被泰顺县人民政府处决。

                    徐志炎 (1911—2002)
                    字寄园,儒学底人,泰顺师范讲习所首届毕业生。民国期间任《泰顺新报》编辑、县政府

               建设科科长。1950 年参加教师队伍。1989 年受聘编辑《泰顺县志》。炎一生爱好诗词、书法,
               自编诗集《寄园吟草》,编印《泰顺先哲诗词》。其书法苍劲老练,颇受好评。

                    李书万(1911—1994)
                    字受礼,南山乡七丘人。七丘山陡路险,人畜难行。经过七丘的岭根岭足有 10 多公里,

               是李书万历时 10 多年修建的。工匠请过 10 多个,花去他 10 多年的全部劳动收入。最后钱不够,
               连妻子仅有的嫁妆——一只箱子和一只柜子也变买凑用。他二十几岁开始做路,直到 80 多岁

               还在做路。几十年出了多少钱做了多少路,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据村民估计共有 15 公里以上:
               岭根岭脚至塔院碇步头 10 公里;长榴仔岭脚渡船头至外垄坪瓦窑边 3 公里;七丘山场囝凉亭

               外岩漈至便手塆 2.50 公里;岩头洋门楼下至七丘大庴外 2.50 公里——反正他勤劳一生,奉献
               一世,没置任何私产。他的卧室,一无桌椅二无箱柜,仅有两张四尺凳架的木板床,木板上垫

               稻草,稻草上垫草席。四壁空空,只有几枚挂衣服用的钉子。人说:造桥修路,修心积德,可
               以获得好来生。李书万说:“莫信莫信。要是真的,谁都做路了。我就是想把路修修好,你好走,

               他好走,我也好走,这是最好的。”

                                                           364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