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0 - 罗阳镇志
P. 400

ֻ൅၂௉ḤḤḤದḤḤḤ໾


               贤达任教席。一时入学者纷至沓来,学风大兴。
                    身仕他乡,心系故里。居鄂期间,两度遣人千里迢迢运送桑苗,分送乡亲种植。又刊《蚕

               桑要说》一书,在民间宣教。至今阳山、罗阳一带尚流传“湖北桑”之说。光绪三十年(1904)
               奉旨留省以道员候用,赏二品顶戴。三十四年(1908)因病乞归,嘱咐家人:“余生平有三事

               未了,尔等为我完成:一、捐银千元充郡中学堂办学经费。二、拨租万贯为刘族办小学,凡族
               内子弟入学,概免收学费。三、拨租二千贯,补贴罗阳学堂(即今实验小学前身)学生膳用。”

               其孙刘昌荫一一遵办。彝卒于温州谢池坊第一桥新居。著有《御夷论》《哀京歌》诸书。
                    潘其祝(1850—1893)

                    字畲荪,一字愚孙,别号蝶榭,自彊弟,庭栴四子。清光绪八年(1882)中举人,光绪
               十六年(1890)中进士。相传考试时墨水弄脏卷面,朝仅钦点他为知县。其祝自感才能被埋没,

               愤而不仕,只在京都担任官府子弟教员。最后病死他乡。县博物馆藏有其三幅书法。其书法功
               底扎实,小行书端庄流丽,刚健婀娜;行书端庄稳重,雄健有力。著有《须曼那馆词稿》。

                    潘鸿康(1856—1922)
                    字茀巨,又字迪斋,东郊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岁贡。为人笃实浑厚,博学多才。

               一次在清理古籍中偶然发现《九章算术》和《算术统考》两书,遂摒弃家务,谢绝亲友酬酢,
               日坐斗室,潜心钻研。不到半年,把书中四百多道题全部解出,并将自学心得写成《代数启蒙》

               和《玉鉴代数》两书刊行。其时正值陈六舟试温州古学,潘荣获温属数学桂冠。其数学演草还
               在《浙江校士录》刊出。从此声名大振,先后被聘为兰溪、乐清、秀水(嘉兴)及福鼎、宁德

               等县数学教习,深受学生欢迎。
                    前后四次执掌罗阳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书院改办高等小学堂,潘任首任校长,

               对筹集经费、添置教具、增加班级、扩充校舍等,无不悉心规划,被誉为新学先导者。三十四
               年(1908),卸校长职,以视学身份下乡宣传文化,倡导新学。民国政府成立后,任劝学所所长,

               致力革新教育,对全县私塾改为小学堂作出贡献。民国 11 年(1922)逝世,门生挚友纷纷执
               绋吊唁,挽联挽幛多达 170 余幅。出殡时,破例入城绕街道一周。

                    周焕枢(1858—1901)
                    又名周观,字丽辰,又作盥孚,别号欠泉庵主人,江渡村人,光绪甲午(1894)贡生。青

               年投瑞安孙衣言门下就学,受器重。孙曾说:“他日得我文真传者,其周盥孚乎!”周焕枢因
               此成名。1895 年,进“东欧三杰”之一名医陈虹的利济医学堂。次年,受聘在温州利济医院及

               利济学堂报工作,深得陈虹真传。后在瑞安、乐清等地设馆任教兼从医。回泰后,常为民应诊
               治病。其诊病周详,辨证细致,用药恰当,每能起沉疴,为同道所钦佩。著有《欠泉庵文集》《保

               种首当医论》《祷医圣文》等。
                    彭维鼎(1863—1929)

                    字叔彝、恒春,号九思。鹤巢乡月山下村人。自幼聪敏。16 岁去上海画斋做学徒,三年满师。

                                                           361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