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南院乡志
P. 142
第十五章 乡村建设
是做好“粮食”和“蔬菜”的文章。察北村人均粮田有0.68亩,因近几年的大量劳务输出和粮食的连
年丰收,人均口粮已自给自余,为此动员农户将多余的粮食做成大米,挑到县城出售,这也获得了一
笔可观的收入。察北现有非耕地215亩,因该村地处高山,气候清凉,适宜种植高山蔬菜。近年通过
大量种植豆类、香菇和蔬菜,既丰富了城关居民的菜篮子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以种粮为主多种经营
为辅成为察北村近期或将来的发展方向。1994年,该村人均收入240元,1996年提高到700余元,1997
年达到1200多元。
三、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解决难点、热点
问题
原来的察北村是一个行路难、吃水难、照明难、过溪难、农田灌溉更难的老大难村。二年多
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广泛地发动全体村民积极筹集资金义务投工投劳,到目前上已
办成了以下几件事情:(1)是新建了一条长10米、宽5米的石拱桥梁,改变了晴天过碇步、雨天
隔溪望的历史,极大地方便了南北两村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相互交往。(2)俗话说“要致富先修
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彻底地打通了从省道公路至村里的剩余1.50公里的机耕路,并实行了硬
化,目前小车、拖拉机已可以直达村庄。(3)是兴建水池、安装自来水,使每户村民都用上了方
便、清洁的生活用水。(4)是建设一条450米长的“三面光”主渠道,并广泛地发动群众维修了全
村2700多米的大小渠道,这为农业和粮食的连年丰收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是新购买并安装
一台30千瓦的变压器,高压线四线路已分到户,它不仅保证了全村生产、生活用电,而且也确保了
南村的正常供电(以前两村合用一台变压器)。全村又建成了电视闭路系统接收站,村民在家都可
以看到清晰的电视节目。
四、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过去,察北村是乡干部不喜欢,县里有关部门挂上号的社会风气较差的一个村。1994年,为了
矿山纠纷,曾经将县公安局和乡干部数人打伤,部分村民妨碍公务,触犯了法律。一次性有十多人
被判刑或劳教。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从县委下派第一书记上任后,就着手抓法制教育
和评选遵纪守法户,用社会主义的法制去制约人,去教育人,去改造人。近二年来基本上没有出现
违法的人和事。
将评选“五好家庭户”“文明户”“遵纪守法户”列入每年一度的议事日程。创办党员、青年活
动之家,落实了孤寡五保老人的生活保障,订立和健全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等。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
该村的社会风气,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察北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情况汇报。我们力争在2000年前实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双发展的
社会主义新村庄。
泰顺县南院乡察北村委会
1997年6月16日
117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 杭州聚文斋文化传媒 尺寸 285*210mm 版心 232*164 正文 10.5P 方正书宋 44 字 *35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