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8 - 泰顺县文化志
P. 198
第三编 音乐 舞蹈
泰顺县地处浙南山区,主要民族是汉族和畲族。由于地理、历史原因,境内方言繁杂,
有吴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客家方言及介于客家方言、闽方言之间的畲话。千百年
来,不同的民族、方言与自然环境,造就多种多样的文化习俗,酝酿了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
号子、山歌、小调、童谣等传统民歌,是泰顺人民表达感情、意志和愿望的重要载体。县内
常见的民间花灯或舞蹈有马灯舞、舞狮、舞龙等。这些古老的民间舞蹈一般在喜庆节日或庙
会时由民间自发举行。舞龙和舞狮作为驱邪纳祥的象征,深为群众喜爱,流行最广,并逐步
演变成八宝灯、龙凤狮子灯、花篮灯、马灯、抽狮、兰花灯、龙灯、狮舞等。这些独具风格
的民间舞蹈在传统节日、庙会、婚丧喜庆、宗教仪式等民俗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改编后
的传统灯舞《龙凤狮子灯》多次参与省市会演,被专家评为省内独具一格的灯舞;八宝灯音
乐是明清小曲的代表,是研究明清民歌的珍贵资料,其中《腊梅花开》为评为省内最具代表
性的花灯调之一,入选省代表性民歌,曾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列为“每周一歌”节目向全国
播放。县内偶戏众多,其中提线木偶戏声腔刚健质朴,粗犷高亢,至今仍保留众多曲牌。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泰顺县音乐舞蹈工作者吸收民间音乐和传统舞蹈的精华,创作出许多
优秀的音乐、舞蹈作品,并屡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