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5 - 泰顺县文化志
P. 255
·192· 泰顺县文化志
流星组合和凤凰吐花和木偶组合等组成,这些组合在安装过程中有一定的顺序,一般木偶组
合安装在中下部,转盘组合安装在中上部,流星组合安装在靠近顶部,而凤凰吐珠只能安装
在顶部,梨花组合、柳花组合和花炮组合可使用多个并可安装在不同部位。大安周氏、横坑
李氏、雅阳欧氏3家药发木偶戏花树的安装顺序略有不同。
药发木偶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与提线木偶戏相依相承的关系一直延续至今。自古以
来,药发木偶戏主要用在还愿、迎神、开光等乞求平安的信仰活动中,是敬神的最高礼节。
在民间信仰活动中,提线木偶戏一直是活动的主角,而药发木偶戏则在关键的时间扮演重要
的角色。一场典型的还愿仪式,需要提线木偶和药发木偶配合完成打八仙、请花、取花、放
花、分花、放小琼花、团圆戏、扫台等程序。
1.打八仙(提线木偶表演)。“打”指的是后台打鼓敲锣,表演的意思。“八仙”是一
种吉祥小戏,也是在正戏开演之前演出的折子小戏。
2.请花(药发木偶表演)。该仪式与“打八仙”同时进行,是还愿等信仰活动中药发木
偶戏表演前的必要程序,由道士主持表演。表演前,在空阔地带挖一个1米深的洞,将“花
树”即药发木偶竖立并固定,然后从最底部的一盘烟花口子拉一根细绳到远处隐蔽的地方,
作为点火的引线。接着由东家在“花树”旁放置1张八仙桌,桌下用篾笼压着1只鸡(替代凤
凰),桌上摆上5杯茶、5杯酒、5个斋、5只鹤(用年糕做成)、5盘素菜和1只鸡、1刀猪肉
和1条鱼(三牲),同时烧香点烛。等戏台上的提线木偶开演《打八仙》的时候,这边道士
的请花活动同时开始。道士身穿道服,手摇铜铃,口中念念有词,将天上各路神仙和地上各
路神明都邀请过来。
3.取花(提线木偶表演)。药发木偶戏的根源是扬州后土山上的琼花,要请大帝爷取来
琼花才能表演药发木偶戏。提线木偶戏艺人在表演“取花”这个折子戏时,采用木偶表演、
唱曲和独白相结合的方式,演绎大帝爷在扬州后土娘娘那儿取了琼花的过程。
4.放花(药发木偶表演)。取花仪式完毕后,便是整个仪式的重头戏——燃放药发木偶
(大琼花)。在火和光的氛围充分酝酿之后,第一个木偶盒被点燃,首个木偶组合在焰火喷
发的冲击力的带动下跳出纸盒,做出相应的动作。接着连接各层“烟火轮”或木偶盒的引火
线缓缓依次向上燃烧,所到之处,装着柳花、梨花、流星、花炮及各种烟花造型的“烟花
轮”朝天燃放,随着声声爆响,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将天空照耀得如同白昼。装在不同盘层
的木偶盒里在不同的时间段会跳出事先制作好的木偶组合,在空中作腾、跳、飞、舞、翻跟
斗等动作,形象逼真。整树的药发木偶戏表演结束,用时半小时左右。
5.分花(提线木偶表演)。户外的药发木偶戏表演结束后,屋内戏台上的提线木偶就开
始表演“分花”的折子戏。当年大帝爷从扬州后土娘娘手中取来琼花后分给了各路神仙和天
下的老百姓,而这“分花”的折子戏演的就是这个故事情节。分花也是一个烦琐的程序,要
将刚刚燃放的“琼花”分给各路神明和戏台下面的诸位观众,提线木偶艺人要花一段不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