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1 - 泰顺县文化志
P. 261

·198·                                   泰顺县文化志


               城赞》、县文化馆黄汉城创作的京剧小戏《红岭翠柏》、罗阳小学编排的小歌剧《扫垃圾》

               等赴温参加全地区文艺创作调演。
                    1978年6月,县越剧团恢复原建制,有演职员工38人。1978、1979年,先后分2批招收新

               学员30余人。1979年,完成演出场次260场,创演出场次和收入高峰。1980年,全团有演职
               员工65人。1981年,县越剧团吴桐移植的《春草闯堂》在温州市区、丽水一带演出,受到观

               众的普遍欢迎。是年,县越剧团团务委员会成立,由罗善夫、夏念捐、吴桐、王克余、张泰
               来等5人组成。

                    1982年5月,县越剧团携《回十八》《双玉燕》两剧目参加市戏剧会演。11月,叶子
               明、周育辉、吴美芳、陈佩秋4人充实到团务委员会。1984年,受电视、录像冲击,开始走

               下坡路。1985年6月,青年演员吴美芳参加省“小百花”会演,获优秀“小百花”奖。是
               年,由宋正德创作、吴桐导演、张泰来作曲的独幕现代越剧《一女双婿》参加市首届戏剧

               节演出,获得6项奖。1986年(7月15日至8月底),县文化馆、县越剧团联合举办戏剧培训
               班,学员30多名。学习结业考试后,有10名学员被县越剧团吸收为演员。是年,县人民政府

               决定撤销县越剧团建制。1988年9月,县越剧团撤销工作完成。
                    20世纪80年代县越剧团演出的主要剧目:《打金枝》《秦香莲》《春草闯堂》《梁山伯

               与祝英台》《胭脂》《三月三》《刘四姐》《山村小站》《送农药》《小保管上任》《半篮
               花生》《半边天》《夺车》《竹林岗》《渡口》《追报表》《杜泉山》《红松站》《东海小

               哨兵》《朝阳新篇》《红嫂》《翠岭新花》《春城赞》《红妈》《巧琴的外公外婆》《桃花
               女太子》《双玉燕》《虹桥赠珠》《灵台花烛》《状元新嫂》《青丝情》《三释堂》《曲判

               记》《孔雀东南飞》《沉香扇》《玉蜻蜓》《火烧百花台》《碧桃花》《红楼夜审》《书仙
               传奇》《玉姑峰》《康王告状》《家庭公案》等。






                                                    第五节 小品





                    1991年,吴晓红创作的小品《学费》获省优秀表演奖和创作二等奖,并获全国戏剧小品

               录像比赛三等奖。
                    1994年,吴晓红编写、高启玲编导的戏剧小品《山路弯弯》获省第五届戏剧小品邀请赛

               中获一等奖。次年,该小品获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比赛三等奖、省艺术节优秀戏剧小品大
               会银玫瑰奖。

                    1996年11月,吴晓红创作、高启珍导演、张良华、王智水、吴晓红表演的小品《路在脚
               下》获省第七届戏剧小品大赛暨“浙江潮”戏剧小品征文大赛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