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3 - 泰顺县文化志
P. 373
·310· 泰顺县文化志
花草、怪石、奇树及动物等,比如麒麟、蝙蝠、麋鹿、朱雀等动物。
境内牌坊、古墓、石塔等重要青石造型及石刻、碑刻详第九编第三章第二、三节。
第四节 叶蜡石(泰顺石)雕刻
一、技法
泰顺石指境内适合工艺雕刻的高等级叶蜡石,其雕刻流程包括选料布局、敲坯戳坯、钻
洞镂空、拉刺定形、精刻修光、配置坐垫和磨光上蜡等七道基本工序。雕刻工具有车钻、刺
条、狭凿、雕刀以及规格大小不一的凿子。石雕工艺因雕刻造型上的区别工具的使用也各有
侧重。如花卉、山水等镂空作品,多用洞刺镂雕法,车钻和刺条、狭凿和雕刀就用得多。人
物和动物等圆雕作品,少洞刺,多使用凿和雕刀,且侧重圆刀。因山水作品多采用实、空、
粗、细相结合的雕刻工艺,所以泰顺石特别适合用来雕刻山水类作品。
泰顺石雕作品题材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几大类。石雕工艺从造型角度来看,
当属人物作品难度最大。雕刻人物非但要刻刻画形似,还要表现其思想感情的神似,所谓欲
得“神”须先有“形”,才能形神兼备,生动传情。花卉题材类作品是泰顺石雕工艺最主要
的一个大类,主要是“花山”式,造型大都为扁形,有正面、背面之分,正面是一丛花,背
后依傍假山或变形的树桩,当中镂空并洞穿背面,使其具有玲珑剔透的视觉效果,以各类名
花为雕刻对象。石雕刻艺人不但要有扎实的雕功技艺,还要练就一双会选好料的慧眼以及巧
妙的作品构思能力。作品巧用材质的天然色彩、纹理、质地的变化,注重天然效果,以自然
为师,材质存在瑕疵的地方作艺修饰。依据材料本身特有的天然形状或纹理方向,凭感觉和
想象赋予材料特定的形象,巧加雕琢。
在创作手法上,艺人们将圆雕、镂雕、高浅浮雕、线刻等技法交替运用,创作出一批集
精、细、美、奇、真几大特点的工艺精品。泰顺石雕刻艺人在创作过程中遵循石材的自然特
点,因材施艺,依色取巧,化腐朽为神奇,堪称巧夺天工,被喻为“在石头上绣花”。2012
年,“泰顺石雕”被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宣传展示
泰顺石产地主要集中在境内南端。很久以前,当地先民就开采和利用叶蜡石,用于生活
当中的磨刀石、建筑雕刻等,称泰顺石为“匣石”或“软石”。至少在清代中期,石匠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