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8 - 泰顺县文化志
P. 368

第八编 地域文化                                          ·305·


                 整个建造流程其实也是当地民俗文化的展示过程。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研究廊桥的建造其

                 实就是研究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比如,栋梁是廊桥所有构件中地位至高无上的一根木料,
                 被选中作为栋梁的树木必须长在洁净之地,长相要完好,其根部周边要有长势茂盛的嫩枝,

                 象征“后代”兴旺;另外,栋梁(木料)的主人必须合家太平,父母健在,儿孙兴旺。廊桥
                 上梁那天要用到“七宝袋”的习俗。“七宝袋”是用红布制成的小袋子,须由父母双全、待

                 字闺中的姑娘制作,内装金、银、铜、铁、米等“七宝”,外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八字。

                      建筑艺术价值 廊桥建筑是一种实用与审美、形式与功能相融合的艺术。它的艺术价值
                 常常通过其自身所具有的造型美、形式美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融合来表现出来,同时也十

                 分注重空间、形体、比例、光线、色彩、装饰等建筑语言及象征手法的综合运用,根据对比
                 统一均衡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创造出可视的三维空间造型。外观造型上,远望廊桥,犹如

                 长虹饮涧,新月出云,形似垂虹,状如弯月;而上廊下桥的造型,成功地与周围的民居造型
                 相融合,古朴而又自然,粗犷却不失细腻,使其历史的厚重感倍增;同时,通透的廊屋,凸

                 显的廊柱,又显得生动、活泼,极具节奏美和韵律美。形体上,廊桥大多具有高大、左右对
                 称、中轴线笔直等特点,给人一种庄严、匀称、稳定之感,让人肃然起敬。色彩的选择上,

                 除新建廊桥的桥裙使用赭红色外,罕见使用黄、绿颜色,大多是由黑瓦、栗色梁柱等这些单
                 纯又不失淡雅的色彩构成。这种对于朴实、厚重色彩的选择和欣赏,成功地将廊桥与周围环

                 境融为一体,透露出的是当地淳朴内敛的民俗民风,以及乡民对清幽淡雅生活的向往。境内
                 廊桥除屋顶外,少有装饰,以保持大朴为美的特色。

                      凝聚“廊桥精神” 廊桥是先辈长期于大自然搏斗而创造的人文财富,从简易木平梁廊
                 桥到较复杂的石拱木廊桥、伸臂梁式木平廊桥、八字撑木拱廊桥,最后创造出结构臻于完美

                 的编梁木拱廊桥,其中糅合了先辈无数智慧,体现了先辈的不断创新精神。廊桥的主体部分
                 不用一颗钉铆,如果不遇到极端气候,可以经受过三四百年甚至更长时间风霜雪雨的考验。

                 即便遇到水患火灾而倒下,也会得到及时复建或修缮,重新屹立于山水之间。这便是百折不
                 挠的精神。每一座廊桥都是一座丰碑,丰碑上记载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拧绳”精神,这

                 种团结的力量延续了千百年,成为助人为乐、积德行善普世价值,使得乡村的和谐得以长
                 久延续。廊桥修建可能各尽其责,可一旦横亘于溪涧,改变“临川病涉”的窘境,其“归属

                 权”也变得无关紧要。行走其上,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廊桥都提供一个荫蔽的空
                 间。这便是它的包容精神的体现。

                                                                                      (该文由陈圣格整理)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