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0 - 泰顺县文化志
P. 370
第八编 地域文化 ·307·
理 事:潘成松、曾家快、钱宝红、翁卿仑、翁宗示、翁礼清、林何超、季莹莹、季
天渊、周文龙、陈圣格、吴建光、吴行妙、庄通、叶琳琳、曾仁佩
第五章 石文化
第一节 史前石器
20世纪80年代,考古部门对飞云江上游泰顺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发现莒江乡下湖墩、
山头垟、龙珠山,司前镇狮子岗、柴林岗、宫头垟,百丈镇牛头岗,新浦乡锦边山、牛角岙
等12处新石器中晚期古文化遗址,采集到一批石器采集到部分石器。1997年10月,省、市、
县文物部门部分遗址进行考古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锛、石刀、石镞、石斧、石矛、石钺、
砺石、石饼、石管等,以石刀居多,石质为泥石、贡岩、紫砂岩等。器体整体精磨,保存完
好。县博物馆收藏入库该遗址出土的石器200件,其中石刀102件。夏碎香《浙江省飞云江上
游的古文化遗址调查》对采集到的时期进行较详细的描述。
第二节 石砌工艺
泰顺县多山多石,古称“百里岩疆”。自古以来人们就地取材,或取山涧河谷蛮石用作
道路、桥梁和传统民居的修建。
境内古代道路一般地取材,使用蛮石砌造,路面1至2米不等,采用卵石路面、块石路
面、条石块石结合路面、卵石台阶、条石台阶、块石台阶等几种铺砌方式。官道或重要道路
的内侧均有排水沟,或一般竖立一片石,以防山洪冲刷。如遇山涧,则设置碇步数齿;悬崖
下的道路一般加块石叠砌,或凿石穿行。如:状元岭古道,长500余米,大都用青石卵岩铺
设。百步峻古道,不同路段分别青石、用花岗岩和砚石铺设,山腰路段路外侧为深谷,有石
栏杆围护。白溪岭古道,大部分用花岗岩和青石卵铺设。卢坑岭古道,大都用花岗岩和青石
块铺设。青石岭古道,用青石和蛮石铺设。
《泰顺县交通志》记载,全县共有桥梁958座,其中石拱桥有515座,占桥梁总数的
54%;石平桥即石板桥349座,占总数的36%。石拱桥多数用块石砌造,少数用卵石砌造;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