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9 - 泰顺县文化志
P. 379

·316·                                   泰顺县文化志


                 续表

                 姓 名      生年         级别                             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陈伯楚      1983    温州市大师        国家级银奖3枚、铜奖1枚,省级银奖4枚、铜奖3枚,市级金奖3枚
                 赖昌云      1983    温州市大师        国家级金奖3枚、银奖2枚、铜奖2枚,省级银奖1枚、铜奖1枚

                                               国家级金奖7枚、银奖4枚、铜奖3枚,省级金奖1枚、银奖1枚、铜奖
                 庄载盛      1984    温州市大师
                                               1枚,市级金奖1枚
                                               国家级金奖7枚、银奖10枚、铜奖8枚,省级金奖5枚、银奖5枚、铜
                 吴狄新      1985    温州市大师
                                               奖1枚,市级金奖2枚
                                               国家级金奖2枚、银奖1枚、铜奖3枚,省级金奖1枚、银奖2枚,市级
                 胡叙令      1985    温州市大师
                                               金奖1枚
                 郑道芳      1985    温州市大师        国家级银奖1枚、铜奖1枚,省级金奖1枚、银奖2枚、铜奖1枚





                                                 第六章 茶文化






                                                    第一节 名茶





                    泰顺县地处浙江南部,境内云雾弥漫,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产茶条件得天独厚,素以

               “云雾茶驰名于世”。据明崇祯《泰顺县志》记载,泰顺近山多产茶,惟六都泗溪和三都南
               窍所产最佳。清代,境内所产“黄汤”“白毫银针”均被列为贡品。据《浙江省茶叶志》记

               载,泰顺县黄汤始产于清乾嘉年间,是温州黄汤中出类拔萃的佳品。《中国名茶志》在记述
               黄汤茶时说:温州黄汤产于浙南的泰顺、平阳、瑞安、永嘉等地,品质以泰顺东溪和平阳北

               港的最好。香菇寮白毫独产于彭溪镇香菇寮村,该地岗峦叠嶂,长年云雾弥漫,所产之茶香
               郁似兰,甘醇爽味。抗战前,该茶出口中国香港、东南亚及欧美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境内生产的炒青绿茶,一直是上海口岸公司和浙江茶叶公司眉茶出口的拼配原料,被誉
               为浙江绿茶的“味精”,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世纪80年代,县内茶叶科技人员和茶农开始创制新名茶。据《浙江省茶叶志》记载,
               截至2004年,全省当代创新新名茶共188品,其中温州地区18品,泰顺占其中11品,即承天

               雪龙、泰顺龙井、香菇寮白毫、白毛尖、仙瑶隐雾、太君眉、春尖茶、泰顺毛峰、泰顺茗
               眉、三杯香、泰顺一枝春。

                    泰顺县茶叶获得的荣誉:北京人民大会堂特供茶(三杯香)(1987年)、北京钓鱼台
               国宾馆特供茶(三杯香)、眉茶出口基地县(1988年)、中国茶叶之乡(1996年)、中国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