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1 - 泰顺县文化志
P. 381

·318·                                   泰顺县文化志


               圆形陶器泡茶,称“茶鼓茶”。用陶器冲泡的茶鼓茶有色味不易变、容量大、较好携带的优

               点,夏季农活时最多使用。还有一种携带更为方便的称茶筒茶。茶筒用竹筒做成,根据需要
               可取两节或多节制作。相比茶鼓,茶筒更结实,并可远程携带。…

                    喝茶风俗 泰顺畲族《茶歌》唱道:“茶米载在海龙山,仙女采茶凡间来;茶米蒙小量
               是大,未曾吃饭茶在先。”这便是畲族“茶哥米弟”“茶前酒后”说法的来源。当代泰顺境

               内的汉畲茶俗基本趋同,都将茶摆放在日常生活重要的位置。客人到家,先奉上茶,即所谓
               “客来敬茶”。端茶的次序有讲究,第一杯要给辈分高或尊贵的客人。喝茶时,主人有时会

               拿上咸菜、腌萝卜、咸笋等小吃,是为“配茶”。一道茶后,寒暄叙话,主人继续斟茶,饮
               完后不能当着客人之面将剩下的茶水倒掉,要等客人离开后才能清理。泰顺民间请客人吃点

               心说法委婉,不直说“吃点心”,而说“喝茶”,显得优雅脱俗。古代行人不便携带茶水,
               善心老人便在古道旁的亭子里烧水泡茶,为行人免费提供茶水,于是提供茶水的亭子称茶

               亭。有的茶亭老人兼营食品杂物,以补家用,茶亭附近的村子也有适当资助部分粮食,使其
               积善行为得以持续。县内通公路后,古道逐渐被弃用,茶亭虽在,已无泡茶人。

                    用茶风俗 在泰顺境内,茶叶除日常饮用外,还作为一种重要物品用在其他方面。泰
               顺民间以茶为祭品,用在尊天敬地或拜佛祭祖上。用茶作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折取一

               两枝茶树枝,洗净后摆放在盘子或杯子里,不注水;二是在杯子里放成品茶叶,也不冲泡;
               三是成品茶叶放入杯中,注水冲泡。泰顺建造旧式民居或廊桥、宗祠等公共建筑,有一个重

               要的上栋梁仪式。上梁时,栋梁两头各挂一个小红布袋,内置稻谷、豆子、小麦、芝麻、花
               生、茶叶、红枣等杂粮物品,称“五宝袋”或“七宝袋”,期盼将来安居乐业,万事顺意。

               泰顺民间由在世造墓的习俗,称“做寿坟”。举行寿坟竣工仪式时,也按习俗在墓穴里放入
               茶叶、铜钱等多样物品,以求吉利。



                    二、茶艺



                    茶艺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包括艺术

               操作手段欣赏、整体美好意境体会、茗茶品评等。就形式而言,茶艺讲究茶、水、茶具、环
               境以及烹茶方式的选择,注重仪容仪表、礼节动作的到位,是一种精致生活方式的体现。就

               泰顺茶艺来说,它是一种在吸收古代茶艺精华的基础上,再结合本地茶文化特点而创造出来
               的地方文化。1996年泰顺县首届茶文化节举办前,泰顺县组建业余茶艺表演队,经过培训,

               先后首届茶文化节、温州早茶节、三杯香敬老茶会等重大茶事活动中表演数10场次。文本附
               录于下。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