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0 - 泰顺县文化志
P. 380
第八编 地域文化 ·317·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杯香,2009年)、中国名茶之乡(2010年)、全国重点产茶县(2010
年)、中国驰名商标(三杯香,2011年)。
第二节 茶俗茶艺
一、传统茶俗
采茶风俗 泰顺县境内清明前采制的茶叶芽叶细嫩,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但采摘
量较少,所以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清明至谷雨,山上茶叶生长较快,该时期采制的
雨前茶滋味鲜浓。芒种至小暑采制的夏茶味显涩滞,而小暑之后采制的秋茶以香取胜。俗话
说:“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秋茶香气悠长耐泡,适合冲泡“茶鼓茶”。
泰顺境内茶区海拔高低不一,高山茶叶采摘迟,约迟低海拔地区10天左右。旧时境内汉人和
畲民皆有采茶唱茶诗(亦称采茶歌)的习俗,但当代比较罕见。“诗”即民谣之意,歌词具
有诗歌整齐的节奏韵律。有的茶诗四句一组,从正月至十二月共十二组,叙事性质,内容多
为爱情、劳作、名人掌故等。《莒江茶诗》流行较广,形式上类似对歌,可二人对唱,一问
一答,内容多为动植物常识。
泡茶风俗 在泰顺民间,泡茶时可加入白糖、鸡蛋、生姜、香草等,制成口味各异的
茶水。家里来客人了,要泡糖茶招待;有重大喜事时,也泡糖茶招待乡亲。为讨彩头,有些
地方正月初一还有喝糖茶的习俗。黄桥人泡茶时有掺入一种叫“茺”的香草,茶水类似于花
香茶。旧时泰顺部分地区还流行灶口茶,因制作过程在灶口完成,故称。灶口茶冲泡方法独
特:先将鲜茶叶装入竹筒内,然后放在灶口翻烤,最后将烤干的茶叶倒入已烧开的铜茶壶
内。由于条件不具备,当代灶口茶已不多见。蛋茶是招待尊贵客人的一种茶点,其制作方
法:选两个鲜鸡蛋洗净,放入剩有茶叶的杯中,冲入开水,放置几分钟,使鸡蛋成半数半生
状态。吃蛋有技巧,先将鸡蛋两头各磕一个小洞,一手指按住一洞控制流量,另一洞对嘴吸
食。炭茶是泰顺民间常用的一种调理肠胃的保健茶,其制作方法是取茶叶、苏叶、生姜等少
许放入瓷碗中,然后置入烧透的火炭,一边口吹炭火,一边手摇瓷碗,适时冲入开水。泰顺
民间认为神佛用过的东西有祛邪的作用,于是将道场上祭神的茶叶冲泡给患病的少儿喝,称
惊茶,意为压惊。该风俗沿用至今。泰顺民间还有“茶七饭八酒十分”说法。“茶七”指的
是在给客人倒茶要倒七分满。水倒得太满会烫手,若因烫手使茶杯掉地,会让客人尴尬难
堪,即所谓“茶满欺人”。还有,泡茶杯数要比客人数多一杯,意为主人陪客人。在物资匮
缺年代,泰顺民间普通百姓的泡茶用具多为瓷碗。夏季炎热,茶水量增多,于是普遍使用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