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7 - 泰顺县公安志
P. 357
第三篇 公安行政管理
起。次年4月12日,在守候堵截中抓获福建省寿宁县城关“龙虎帮”负案在逃人员1人。1988年,全
县村级治保组织771个,治保干部1556名,190名村书记或村主任兼任治保主任。
1989年,继罗阳镇建立城关治安联防队后,筱村、司前、里光、三魁、泗溪5个乡镇分别建立治
安联防队,农村治安组织进一步得到调整和充实。1989—1990年,城关联防队协助公安机关抓获违
法犯罪分子877人、破获刑事案件96起(其中特大案件1起),现场制止治安案件221起。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全县农村不少治保骨干外出经商做工,加上
有些基层党政组织没有把治保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治保经费和治保人员报酬得不到解决,相当一部
分治保会不起作用。
1990年5月,结合乡、村换届选举,对辖区的治保组织进行调整。是年,全县治保委员会522
个,治保干部1544人,6名治保干部被评为市级治保工作先进个人。1991年,全县治保会530个,调
整治保组织477个,选拔950名治安积极分子充实到治保组织。
1993年10月,根据省公安厅《关于加强治安联防队建设的通知》,对治安联防队进行组织整
顿,明确职责,严格纪律,强化管理。明确组建治安联防队的范围限于县城和建制镇,乡、村和企业
单位不再组建治安联防队,已建的统一更名为护村队、护厂队。
1994年,全县治保会559个,治保干部1458名。1995年5月,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农村治保工作
的意见》和上级公安机关部署,对全县农村治保会进行清理整顿,各乡镇综治委和辖区派出所牵头对
名存实亡、不能发挥作用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及时调整和充实。整顿
后,全县596个治保会1764名治保干部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1997年,全县先后组建20支由285名青年组成的护村队、护路队和4支由56名民兵组成的应急分
队;罗阳镇城区运行以巡特警为主力,县公安局机关、罗阳派出所和联防队、护村队共同参与的三级
巡防机制。是年,全县调整78个“软、弱、散”治保会,建立健全治保组织;全县38个乡镇78个行
政村创建安全村(居)。
1998年,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居)治保调解组织制度,充实调整治保调解人员,人员增至1912
人,其中退休职工30人。全县589支治保会12支护村队发挥作用的达90%,全年调解民间纠纷537起,
80%村(居)做到纠纷不出村,70%村(居)达安全村的标准。
1999年,全县治保会589个,治保干部1847名。通过治保组织调解民间纠纷1289起,协助抓获各
类违法嫌疑人员29人。至年底,全县创建安全村(居)389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66%。
2000年,全县基层治保会经重新组建后共有584个,治保人员1775人,调解民间纠纷1218起,
抓获各类违法嫌疑人员17人。至年底,全县创建安全村(居)492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83%。2003
年,全县共有治保会439个,治保人员1721人,治安信息员185人,治安巡逻队6支49人。
2004年,围绕“打造平安泰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全力开展“平安泰顺”建设,各乡镇、
村(居民区)、企业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居民区)”“平安企业”活动,建立健全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巡防组织,确保“平安泰顺”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2006年,调整充实城关专职巡逻队,将罗阳城区划分为4个包干区进行街面巡逻,实行巡防工作
承包制。8个农村派出所组建14支由民警带队,重点乡镇政府、村委会、治保会干部组成的义务巡逻
队,共同参与社会面巡防。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