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天台山道教史》
P. 62

其余四篇论述金丹、紫粉、还丹、金液等 4 种成药的炼制方法及服用

                  功效,最后《释阴阳》篇就谈到内丹。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负阴抱

                  阳。“圣人法天象地,辨列阴阳,外合造化以成还丹,内养精气以固形

                  体”。凡断五谷,约六情,服食元气,炼神守精,皆不离阴阳之道。“阴

                  阳配合,方成还丹”,修内丹与服外丹应当互相配合。


                        这就非常明确地告诉人们:服用外丹者一定要有内功,即内气充

                  足,有一定功夫,这样才能产生效果。但是,作为养尊处优的皇室,

                  肯定不具备这一基本条件。同时,金丹作为一种药物,服用对象和服


                  用数量是因人而异的。柳泌当时肯定是希望唐宪宗服用;谁知,当他

                  将丹药送到宫中后,唐宪宗却不敢服,先使待诏翰林服其药,结果,

                  待诏翰林“日燥渴,竞以致死”。显然是不胜药力之猛。有人猜测,柳

                  泌因为深知唐宪宗是阴湿滞重之人,宜服此猛药,以祛病延年;而待

                  诏翰林则不是,故误服丧命。唐宪宗可能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并没有


                  因此怒杀柳泌。直到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唐穆宗即位,排除仙道,

                  才将柳泌杖杀。

                        明末,本地的一些士民同情柳泌的遭遇,“冀其不死”,特地在福


                  圣观东为柳泌造墓树碑。碑文中还记载其归葬之日。康熙年间,台州

                  知府张联元来天台山访古,以柳的墓碑中有“元和十五年十月葬”字

                  样,遂以为“杖杀之说,恐未必然”。(《天台山全志》卷之九《古迹》)

                  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想。








                                         第三节          唐代桐柏山的其他宫观





                        唐代由于以司马承祯为首的天台桐柏仙派(上清派流脉)的兴起,


                                                           62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