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天台山道教史》
P. 76
36
父子生来有两口,多好歌笙不好拍。”③ 可见他还曾在石梁桥边隐居
过。
二、道教学术的集大成者杜光庭
(一)杜光庭的生平
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字宾圣,
号东瀛子。据《天台山方外志》卷九记载:他青少年时代,勤奋好学,
博览群书。唐懿宗朝应九经科,他赋万言不中,便发心弃儒人道。入
天台山,师事道士应夷节,为司马承祯五传弟子(司马承祯传薛季昌,
薛季昌传田虚应,田虚应传冯惟良,冯惟良传应夷节)。先居桐柏观,
后为礼拜上清派始祖魏夫人,移居赤城山玉京洞,修炼上清紫虚吞日
月气法。
咸通末年,杜光庭云游各地,据《天地宫府图》考察洞天福地。
乾符初年(874),他有感于陆修静等撰集的道门科教,因岁久废坠,
于是考定真伪,条列始末,以供天下道门遵行。广明二年(880),郑
畋荐其文于朝,僖宗读后大悦,召见杜光庭,赐以紫服象简,充麟德
殿文章应制,为道门领袖。时人盛赞其为“词林万叶,学海千寻,扶
宗立教,天下第一”。
中和元年(881),杜光庭随僖宗避乱入蜀,留成都。事前蜀王建
父子,官谏议大夫,户部侍郎、上柱国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王
衍继位后,亲授道箓,尊其为“传真天师”,兼崇真馆大学士。
不久,杜光庭隐于青城山白云溪,建飧和阁,奉行上清紫虚吞日
月气法。他与诗僧贯休友善,相与赋诗作词,切磋佛道功法。
杜光庭学识渊博,攻读有方。曾对蜀相徐光溥说:“余初学于上库,
36 《全唐诗》卷 858-4。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