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天台山道教史》
P. 77

书笈皆备,一月之内,分日而习,一日诵经书,二日览子史,三日学

                  为文,四日记故事,五日燕闲养志,一月率五日始,不五七年经籍备

                  熟。”以五日为一周期,每日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而以第五日为游憩

                  时间;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有张有弛,劳逸适度。

                        晚年,杜光庭辞官隐居青城山白云溪,专事修炼。唐明宗长兴四


                  年(933)羽化,享年 84。

                        (二)《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及其他

                        杜光庭终身注释、整理道教经文,是唐末五代道教学术集大成者。


                  对道教教义、经典、教史、法术等多有研究,归纳道教科范仪轨,对

                  金箓、黄箓、玉箓大斋醮法,以及设坛立仪等规则,颇有建树。文笔

                  绝佳。还撰有道教豪侠传奇《虬髯客传》等。他的《洞天福地岳渎名

                  山记》,是一部道教名胜史上的杰出代表作,是僖宗乾符年间在天台山

                  完成初稿,昭宗天复元年(901)在成都完成和刊出的。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以下简称《名山记》)一卷,收入《道

                  藏》洞玄部记传类。书中将道教洞天福地分 10 余类,简述其地理形势、

                  物产及神仙人物等。


                        杜光庭认为,洞天福地首先是天上仙山,在道教三十六天的最高

                  层大罗天之中,玉清之上,以玄都玉京山为中心,由四面诸山环绕的

                  三境之山:“皆真气所化,上有宫阙,大圣所游之处。”为道教三清大

                  圣居住游历之所。其次是以昆仑山为中心的天下五岳、十山,再次为

                  十洲三岛。杜光庭注谓:“十洲三岛,五岳诸山,皆在昆仑之四方,巨


                  海之中,神仙所居,五帝所理,非世人之所到也。”

                        有关十洲三岛之记载,《名山记》略本于《十洲记》;有关十大洞

                  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等项,则与《云笈七签》卷 27 至 28


                  之记略同。杜光庭在序言中称古人说过:“大荒之内,名山五千,其间


                                                           77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