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石梁纪——天台山石梁云端秘境》
P. 107

第三章 灵山仙界  |  95



                朴初题写。
                    绕塔而转,乃真觉寺正东门,“登峰始识天台寺,入室犹寻智者龛”,此对
                联为阮元所题,体现了这塔院的特色与精神。它面对的小小凉亭,沿着石路行走,
                我瞻仰了路边的唐荆溪尊者湛然大师、唐章安尊者灌顶大师、明教观幽溪传灯法
                师三座天台宗祖师墓。
                    真觉寺,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的核心地带,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圣境。我觉
                得它是天台山最朴素最典雅也是最精美的寺院。


                                            说 法 修 禅

                    我与画家湛然和僧人印缘一起,礼拜了三大师墓后,沿着横路往东,不远处

                就是正在修造的修禅寺。我读中学时,曾在修禅寺附近农家住宿过,我来的时候,
                这修禅寺的遗址上住着一户人家,姓陆,真觉寺边上的一户人家,姓杨。现在这
                几户人家已经迁走了。去修禅寺旧址的途中,可俯瞰高明寺。
                    修禅寺原来就是智者大师的旧居,在修禅寺中,他边劳动,边讲经,声名远扬。
                    修禅寺的遗址是古道的转弯处,一个山坳里,路边的稻田原来是智者大师的
                放生池,他把农民要准备吃掉的螺蛳买来,放生在高明寺下面的山溪里,于是那
                条溪就叫作螺溪。他是提倡放生第一人。
                    修禅寺建于陈太建七年(575),这一年的九月,智顗率智越、法喜等 27 人
                来到佛陇。修禅寺又名修禅道场、禅林寺、大慈寺,智顗农禅并举,也没有订立
                任何寺规,大家都很精进,当时正是陈隋交替的时候,智顗周旋于两个政权之间,
                巩固立法之根本,形成完整的天台教观体系。在此之后,佛陇之上,天台宗法华
                盛开,妙果圆满。
                    隋开皇十五年(595)十月,58 岁的智顗重返天台山,制定寺规,灌顶、普明、
                光华、波若、智希、国清寺首任方丈智越、天台宗九祖湛然、十祖道邃、行满等
                都在这里住过。道邃在修禅寺时,曾去临海龙兴寺讲经说法,回来时带来了两位
                日本僧人,那就是最澄和翻译僧义真,这是公元 894 年秋天的事。最澄就住在修
                禅寺里,两年后功成回国。
                    但到了唐武宗的会昌法难,修禅寺被毁掉了,唐朝咸通八年(867)重建,
                因为这里庋藏了虞世南的华严经手迹,南宋权臣秦桧派来兵马到寺里将其掠走,
                到了宋代的大中祥符元年(1008),修禅寺改名为大慈寺,因为智顗在这里讲
                述《净名经》,建成了一处净名堂。北宋名臣、翰林学士叶清臣《游大慈寺》写道:
                        佛陇光沈茂草平,树林犹作诵经声。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