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8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238
知礼:《观音义疏记》,《大正藏》第 34 册。
智旭:《法华经会义》,同润图文,2006。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2。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海书店,1991。
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1-5 卷,齐鲁书社,1991。
周叔迦:《周叔迦佛学论著集》,北京:中华书局,1991。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63。
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62。
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台北:学生书局,1993。
张曼涛编:《天台思想论集》,台北:大乘文化,1979。
张曼涛编:《天台学概论》,台北:大乘文化,1979。
释性梵:《大乘妙法莲华经讲义》(上下册),台北:世桦印刷企业,1991。
释慧岳:《天台教学史》,台北:“中华佛教文化”,1995。
安藤俊雄:《 天台学———根本思想及其开展》 ( 苏荣焜译),台北:慧炬,
1998。
田村芳朗等:《天台思想》(世界佛学名著译丛),台北:华宁,1988。
镰田茂雄:《天台思想入门》(转瑜译),台北:佛光,1989。
王雷泉释译:《摩诃止观》,台北:佛光文化,1997。
圣严:《绝妙说法———〈法华经讲要〉》,台北:法鼓文化,2002。
吴信如:《法华奥义》,北京:中国藏学,2006。
朱封鳌:《妙法莲华经文句校释》(上下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杨曾文:《天台宗“性具善恶” 的心性论》,《世界宗教研究》,1990 年第 2
期。
季羡林:《论梵本妙法莲华经》(《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北京:人民出版
社,1957。
黄心川:《〈法华经〉与天台三大部》(《东方佛教论》),北京:中国社会科
第
三
学出版社,2002。
辑
赖永海:《性具性起:天台、华严佛性思想比较研究》,《世界宗教研究》,
︽ 法
1987 年第 2 期。
华
业露华:《关于〈法华经〉的几个问题》(《印度宗教与中国佛教》),北京: 文
句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
选
朱封鳌:《〈法华经〉眷属经探析》(《天台宗史迹考察与典籍研究》),上海 释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