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3 - 《朱封鳌天台集<第二册>》
P. 243

本高僧最澄,精通台、密、律三教,正是受了鉴真的法乳。 至于惠真,更是精通

           毗尼,后又从义净律师(635-713) 处得读梵本律藏。 任持玉泉寺时,被称为
      朱    “荆南正法”,和国清寺的玄朗大师齐名。 一行、法璨大师,均出其门下。 上述
      封
      鳌    足以证明天台宗对律宗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天
      台
      集
      ·                             二、对华严宗的影响
      第
      二
      册         华严宗是以《华严经》为主要研习对象的佛教学派。 《华严经》中国译本

           大部有二:一、晋译《华严》60 卷;二、唐译《华严》80 卷。 晋译《华严》系佛陀跋
           多罗在建康译出,其时罗什的弟子慧严、慧观亦参与译事。 慧观等判教以华严

           为顿教。 梁陈间,研究华严渐盛,至唐初才形成学派。
                华严宗受天台宗的影响很深。 首先,华严是以天台的止观义理为其根本
           教理的。 华严宗的始祖杜顺(557-640)在《华严五教止观》中说:

                    第一、法有我无门。 ……若行者观此十八界,断前等烦恼,得离
                我、我所,此即解脱能观之心,是智所观之境,无人名得人无我智也

                ……此略出说小乘破我执。
                    第二、生即无生门。 生即无生门者,就此门中,先简明相,后入无
                生门……法实非有,妄见为有,由妄见故,即谓真如涅槃可得,生死有
                为可舍,为斯见故,是故成病。 今知法空,如法无谬,故成于观。

                    第三、事理圆融观。 夫事理两门圆融一际者,复有二门:一者心
                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 心真如门者是理,心生灭者是事。 即谓空有
                二见,自在圆融,隐显不同,竟无障碍。

                    第四、语观双绝门。 夫语观双绝者,经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者
                是也。 即于上来空有两门,离诸言论、心行之境,唯有真如及真如智。
                    第五、华严三昧门。 但法界缘起,惑者难阶。 若先不濯垢心,无

                以登其正觉。      ①

                这里说的五教止观,是圆宗最初之观,即约五教各别止观。 第一,法有我
           无门,即藏教中的人无我。 人体为五蕴的假和合,其中无真实的我体,故称人
           无我。 约此观,是为破我执。 第二,生即无生门,是法无我智,约此观可破人空
           法空。 第三,事理圆融观,则接近于止观中道。 其中说到“心真如门是理,心生



               ①  《大正藏》卷 54。

    ❙236❙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