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2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262
齐召南说他长在天台,而天台山却没有去过。 这当然是假话。 因为,从齐
召南的《宝纶堂诗钞》看,天台山各处胜景。 他几乎都有题咏。 《天台山游览
朱 志》载:“齐侍郎召南读书处。 一在赤城,一在寒岩。”齐召南在其所纂的《天台
封
鳌 山方外志要》中,还另选台山佳处,绘“二十景图”。 可以说,他对天台山陈如
天
台 指掌。 他之所以极夸台山之险,假说自己不敢去游,是怕乾隆真的驾临,车水
集
· 马龙,吃喝玩住,天台是个穷县,如何接待得起。 这样巧妙的对答,既表达了自
第
三 己的孝道,又达到对乾隆“不劝而劝” 的目的,使台人阴受其福,可谓用心良
册
苦。
齐召南自从圆明园下值归澄怀园途中坠马以后,大脑受到重伤,半月不省
人事,后经名医调治,始得痊愈,但精力大减。 他在《梦游台山有述》中称:“梦
于赤城,见葛仙翁西指桐柏中路一村桥曰:‘司马子微善谈,盍访之,路从此间
甚近。’”(《宝纶堂诗钞》卷五),后来,作《忆梦》诗道:
病里关山入梦遥,秋虫声咽月明宵。 呻吟枕上思初夏,曾过仙人
落马桥。
丹台姓字几人留,生长名山未快游。 今日赤松应笑倒,天教辟谷
学留侯。
诗前有小序,称:“余以梦悔桥,竟致坠马。 秋夜不寐,思悔桥至今俗呼落
马桥,真奇事也。”
不久,召南称病辞职,乾隆帝恩准。 回到天台后,从此,陶情于青山绿水
间。 间则吟诗撰文,以纪其趣。
召南写过《台山九仙歌》,记录了葛孝先(葛玄)、白云先生、徐则、王远知、
寒山子、司马子微(司马承祯)、夏侯隐、张鸿濛、张紫阳(张伯端)九位高道在
天台山的史迹。 其中寒山子是个亦道亦佛的人物,据说,他“居寒山明岩洞,常
至国清寺,与丰干、拾得游”。 故诗中称:
寒山子,居寒山,题诗多在溪石间。 国清日日往还还。 是佛是仙
总玩世,当时颇目为痴顽。 荷衣萝带桦皮冠,竹筒饭溲欣加餐。 拍掌
大笑对拾得,狂歌骑虎随丰干。 丰干饶舌竟何益? 作礼文殊太相逼。
闾丘策马马骄嘶,嘶入寒山万寻壁。 (《宝纶堂诗钞》卷一)
召南闲时曾细游台山胜景,作有《天台山方外志要》,盛赞台山“溪流争
奇,瀑布龙湫,眩目惊心”,俨然一幅天然图画。 他身为大儒,却热衷于弘扬天
台山佛道文化,以求修心养性。 多次访智者大师隐居过的松隐居和龙山寺。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