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7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257
范理晚年好道,爱游天台山水。 著有《天台要览》等,记述天台的山水、人
物、词翰,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地方志书。
督建御宫的张文郁
天台城内新华巷有座典雅古朴的园林式建筑,是明代的大司空第。 它的
主人是著名的工部侍郎张文郁。
张文郁(1578-1655),字从周,号太素,天台茅园(今莪园)人。 自幼好学,
善属 文。 明 万 历 四 十 六 年 ( 1618) 中 举, 授 安 徽 太 和 县 教 谕。 天 启 二 年
(1622),举进士,授工部主事。 翌年,升都察院右都御史,添注工部左侍郎。 当
时,北京御宫皇极、中极、建级三殿,因年久失修,已显破烂。 他受命督建三殿,
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弊莫逃其精核,事必任以小心”。 常常冒着砖石木料坠
落的危险,“畚插躬临,始终肩瘁”,亲临工场指挥。 经过两年努力,天启七年
(1627)九月,三殿建成。 明熹宗十分高兴,特赐敕表彰他道:
尔都察院右都御史、添注工部左侍郎张文郁,蕴璞明璆,发硎玉
锷。 高塞霄汉,振芳藻于春官,上应列星,焕壮猷于冬暑。 值三殿繁
兴之会,征伍材庇具之长,参插躬临,始终肩瘁。 一木一石,罔非独力
持携;如革如飞,并尔寸心经纬……兹以三殿工成,特授尔阶资政大
夫,锡之诰命。 (《天台山新志》卷一《宸翰》)
崇祯初年,他又受命监修德、庆二陵。 当时,魏忠贤掌司礼监,造成空前未
有之宦官专政,滥赏淫刑;正直之臣皆以东林之名遭惨祸;对后金战争,因党争
而丧失城池。 阶级矛盾随之激化。 文郁为了完成监修二陵之责,被迫与魏忠
贤之流敷衍,心里却痛苦万分。 监修二陵工毕,他再三上疏,请求回乡养老,得
到崇祯帝的准许。
崇祯七年(1634),张文郁在天台城内建度予亭(意为茫茫苦海,一苇普
渡。 “予”与“苇”谐音),立意做一些对百姓有益的慈善事业。
第
顺治元年(1644),爱新觉罗福临攻陷北京,改国号为清。 明王朝崩溃。 福 八
辑
王朱由崧(? -1645),逃至淮安,由凤阳总督马士英拥立于南京监国,继称帝,
台
建元弘光。 顺治二年(1645)五月,鲁王朱以海(1618-1662)被张国维、张煌言
山
等拥立于绍兴“监国”。 不久,杭州江干明军守将方国安率兵至绍兴,欲劫鲁 文
苑
王以降清。 鲁王匆匆逃走。 六月一日,逃至天台,宿张氏度予亭。 文郁殷勤款 与
儒
待,并建议鲁王从水道往福建与唐王联合,共图复国大计。 林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