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9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三册>》
P. 259

正九年(1731),他 34 岁,“吕留良案”发,他仗义上疏,为吕留良辩护,却遭到

           残酷的迫害。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吕留良字用晦,号晚村,浙江石门(今桐乡县崇福镇) 人。 明灭清
           后,他在吴兴埭溪的妙山筑“风雨庵”著书立说,苦志自励,保持了高逸的“遗
           民”气节。 著书 50 余种,以《天盖楼四书讲义》和《天盖楼四书语录》的影响最

           为深远。 其子葆中,康熙年间中进士,名声亦很大。 谁知就在吕留良父子逝世
           后多年,湖南永兴县发生了一起曾静鼓动川陕总督岳钟祺起兵反清的严重事
           件。 后经查明,曾静是由于读了吕留良遗书,受到了民族思想的感染,因而萌

           发了反清复明的思想。 清廷立即派人查抄吕氏遗书,果然发现了许多“愤懑过
           激之词”。 于是,吕留良父子被开棺戮尸,子孙问斩,妻女为奴。 其所有著作,

           均被销毁。
                吕案发后,雍正帝假惺惺地特颁“上谕”,向全国知识界征询意见,并鼓励

           知识分子“独抒己见”,实际上是窥测民意。 齐周华秉性耿直,不顾后果,竟写
           了一份《救吕晚村先生悖逆凶悍一案疏》,不仅称吕留良为“先生”,而且提出
           “其《讲义》《文集》《诗集》诸书,宇内久已印行,天下自有公论,诚如乾断,免

           其焚毁”,“请将前浙省各臣因吕留良案内降革者,均恳开复”等“大逆不道”的
           要求。 地方官见疏吓了一跳,不敢代呈,周华便仗剑入京,直陈刑部。 刑部亦
           不敢代呈朝廷,将其押送返省处理。 抚台即将周华拘锁入狱,痛加拷打。 有人

           劝他,只要承认疯癫,即可免难。 周华却坚执不从。 被拘 5 年,至乾隆(弘历)
           即位,大赦天下,周华始蒙赦回里。
                齐周华出狱后,以愤世嫉俗之心,抛弃儒巾,作道家装,扶杖裹粮,漫游五

           岳名山,足迹半天下。 每至一地,必有诗文,抒发其磊落不羁的思想。
                乾隆二十五年(1760),齐周华游武当山归家,因与家人意见不合,遂独自
           屏迹居于县西 20 里的“寄生草堂”,刻苦著述。 翌年,所著《名山藏副本》 付

           印。
                乾隆三十二年(1767) 十月,浙江巡抚熊学鹏至天台查仓。 周华持所刻
                                                                                       第
           《名山藏副本》请熊学鹏作序。 熊翻阅其书,觉语多“悖逆谬妄”,遂率地方官                                        八
                                                                                       辑
           至其家搜查,发现所著书未刻者 12 种。 于是,旧案复发,将其全家押解至杭

           州。 并将此案申奏至朝廷。 三个月后,朝廷批复:齐周华按“大逆罪”,凌迟处                                       台
                                                                                       山
                                                                                       文
           死;所有著作,追版销毁。 子孙均斩,妻妾均给功臣之家为奴。
                                                                                       苑
                《名山藏副本》分上、下两卷:上卷纯属名山纪游;下卷除游记外,尚有碑                                      与
                                                                                       儒
           记、杂记、序、传、书、赋、文、杂著等。 其游记诸作,写景状物,大含细入,曲尽其                                     林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