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0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210
日出五云缠。
这首诗开头就直接点明作者是澄江夜泛春船。 诗中写出月影、星火、榜
朱
封 歌、碧波等众多景色连在一起,简直分不清天上人间。 直到船近赤城山,才看
鳌
天 到扶桑日出,五云缭绕,作者仿佛置身于天上,在赤城栖霞中飞转。 这首诗完
台
集 全融情入景,读之使人翩翩欲仙。
·
第
四 又如林白《神仙居》诗:
册
叠翠晴峦笼薄烟,泉声鸟语入诗篇。 西罨十里林花路,信步逍遥
便是仙。
诗中写“神仙居”的“叠翠晴峦”和“泉声鸟语”,与诗融于一体,在“西罨”
的十里林花路中踯躅,简直便是“神仙”。 称“神仙居”,真是名符其实啊!
这一类融情入景的佳作甚多,像许世琪的《万年寺》诗:
昙祖传经处,振衣禅自生。 梵音消智障,法雨涤嚣尘。 千叠云来
去,万年景照明。 石桥映海曙,华顶接天声。
又如金琪芝的《登赤城山》诗:
取道丹墀上九霄,凌云壮志任扶摇。 清风待解红尘结,雅会相迎
碧玉箫。 雨起烟霞同唱和,山随竹木枕逍遥。 天涯客旅欣无事,泉露
何妨尽一瓢。
前一首诗中的“千叠云来去,万年景照明。 石桥映海曙,华顶接天声”,后
一首诗中的“清风待解红尘结,雅会相迎碧玉箫。 雨起烟霞同唱和,山随竹木
枕逍遥”等妙句,都是使人读来有翩翩欲仙的感觉。
四、拟物为人
所谓“拟物为人”,即情景合一,把诗人自己的主观感受与客观的景物相
统一,以达到借景抒情。 诗中情和景合而为一,情中有景,景中有情,这是禅意
的最高思想境界。 例如当代应光猷的《仙人笔》:
谁借生花笔一枝,蓝天为纸赋新诗。 神州正是红酣日,应有瑰奇
绝妙词。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