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7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287
络》,指出中国与韩国之间的佛教文化交流并不是单向的、由高到低的流动,而
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双向交流,这在中韩天台佛教文化交流方面表现得尤
为突出。 从思想史的角度通过玄光、智宗、谛观、义通、义天、了世、圆觉等人来
考察天台思想在韩国的流传于嬗变。
冯超教授提交了《当代越南佛教的现状与动向》的论文,20 世纪以来,法
属越南时期、越南民主共和国时期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时期接连掀起了几
次佛教振兴运动的高潮,法相唯识宗、天台宗、原始佛教、藏传佛教等相继传入
越南。 随着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思想融合现象的出现,越南南方地区诞生了
新的佛教宗派———乞士宗。 这一时期各种新的佛教派别遍地开花,入世性色
彩非常强烈。
楼正豪博士发表了论文《韩国现代天台宗团的上月祖师信仰》,文章认
为,上月祖师一生充满用科学无法解释,也令外人无法相信的神异,但在韩国
天台宗团内部却形成了绝对毋庸置疑的祖师信仰。 上月祖师所领导的是一场
韩国近代佛教的革新运动,所恢复的是已中断五百年以上的韩国天台宗法脉。
古代韩半岛三国的佛教形成于充满神异与灵验现象的历史背景之下,在民间
传播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带有迷信色彩的民间信仰因素,从而逐步确立了自
身作为社会主流思想的地位。
敖英博士发表了论文《元晓的法华经观———以 法华宗要 为中心》,《法
华宗要》是元晓对《法华经》 的注释,敖英博士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
《法华宗要》为文本,以吉藏为参照,考察元晓的法华经观,指出元晓的注释既
接受了中国佛学家法云、智者、吉藏等人的解释,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苏畅博士发表了论文《论宋僧智圆 心经 解释中的“五重玄义”》,认为智
圆将其从智顗和灌顶那里继承下来的解经方法,运用到《心经》 解经过程中,
拓展了五重玄义作为诠释经义方法论的应用广度,同时他还对五重玄义具体
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整理和规范化,吸收唐以来新的理论成果,强化其实用
第
性,为宗学传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十
辑
儒家思想组的讨论中,中央民族大学王文东教授、宝贵贞教授,台州职业技
台
术学院陈国峰教授,山东大学李飞教授分别发表和提交了论文。 王文东教授发 山
旅
表了论文《礼与德、仁:从“三礼”德行体系观省礼之特质》,指出德性观念源于三 游
文
代礼仪文化,“三礼”则是体现三代礼仪文化精髓之经典。 《仪礼》的德行条目在 化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