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4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284
2018 年 12 月 1 日上午,中央民族大学东亚佛教研究中心、台州学院天台
山文化研究院院、天台县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东亚视域下的天台
朱 山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华天台学研讨会”在台州学院行政楼第一会议
封
鳌 室举行开幕式及主旨演讲。 开幕式由何善蒙教授主持,台州学院崔凤军书记、
天
台 台州社科联副主席王仲媚、天台县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月净法师、复旦大学王
集
·
第 雷泉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院长、东亚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刘成
四
册 有院长先后致辞,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会议的召开和台州
社科联重点研究基地“天台宗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东亚佛教
研究中心与台州本地文化研究机构的进一步合作表达了期许。
主旨演讲由魏常海教授主持,中国社科院李甦平教授、台湾大学吴展良教
授、中国人民大学张风雷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谢路军教授分别从东亚儒学、朱
熹理学、智者大师佛学思想、张伯端内丹学等方面发表论文,阐述天台山深厚
的儒释道文化。
李甦平教授作了《我的东亚三国儒学观》的演讲,她提到中国儒学是韩国
儒学和日本儒学的源头,韩国儒学和日本儒学是中国儒学与日本本土文化、社
会民俗相融合的产物。 三国儒学各具特色:中国儒学以“仁” 为本,韩国儒学
重“情”、重“实”、重“气”,日本儒学化“道”为“术”。 三国儒学的特色彰显了
中国儒学对日、韩儒学重要的引领作用。
吴展良教授发表了《朱熹存在网络与存在意识的缘起形态:朱熹的亲属网
络及其内涵影响之分析》的演讲,他详细分析了朱熹流亡的家庭、残缺宗族网
络的生存环境,以及父亲朱松对他性情和学术取向上的影响,认为朱熹一生一
直是锥形存在网络的锥尖,荷担了整个家族的生存世界。
张风雷教授发表了《“但中”与“圆中”———天台智者大师的中道思想》,指
出“中道”是佛教最核心、最基本的理念,智者大师的“中道”思想有其独特之
处,他把传统的以“二谛”论中道,改造成以“三谛”论中道;认为“中道”不单单
是“中理”,而是“含备诸法”“三谛圆融”的“圆中”。
谢路军教授发表了《试析 悟真篇 对老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的演讲,认
为张伯端三教兼通而猎涉广泛,其著作除了《悟真篇》外,还有《禅宗诗偈》《青
华秘文》等流传后世。 他一生的经历可以概括由儒入道,又由道入禅,最后走
了一条以道为本的“道禅合一”的内丹修行之路。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