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6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296
在《道藏源流考》一书中认为:“五季重道藏,其可考者,一在蜀中,杜光庭建;
一在天台桐柏宫,吴越忠懿王建。”足见当时天台桐柏道藏在国内的重要地位。
朱 同时,天台山的佛道文化影响深远。 佛教方面,六朝陈太建七年(575),
封
鳌 智顗以《妙法莲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创佛教天台宗,为中国佛教的第一个
天
台
集 宗派。 他撰述的《法华玄义》 《法华文句》 《摩诃止观》,总称“天台三大部”。
·
第 他创立“三谛圆融”“止观双修”的修行方法,以及判教理论的“五时八教”,影
四
册 响极为深远。 唐宋时代,已经传至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地。 唐贞元二十年
(804),日本高僧最澄入唐求法,至天台山国清寺从道邃、行满学习天台宗教
义。 返国后,以比睿山为日本天台山,传播天台宗。 宋元丰八年(1085),高丽
(今朝鲜开城)高僧义天来华求法,从慈辩学习天台宗教义,并礼拜佛陇山智
顗塔。 国祚元年(1086)携天台宗经卷回国,创高丽天台宗,信徒云集。
道教方面,自三国赤乌元年(238)高道葛玄居天台桐柏山炼丹,创道教修
炼理论以来,六朝的陶弘景、徐则加以丰富和发展。 唐五代,司马承祯、杜光庭
等,又对教理进一步深入研究。 至北宋时期,张伯端集各家之大成,著《悟真
篇》《青华秘文》 等,演说金丹之旨,与《参同契》 相互发明,被尊为南宗始祖。
从此,天台桐柏山成了道教南宗的祖庭,佛道两教同时发展,享誉国内外,这是
中国其他名山无法比拟的。
我当时的讲课可以说是开天台学研究的先声;也与后来国务院组织的专
家评议组评定天台山为“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主题词
不谋而合。
(二)编写《明清故事选》
1956-1957 年期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明清故事选》,图文并
茂,我很爱读。 学员们在我的办公室中看到争着借去看,鉴于大家对这套书的
欢迎,我想:这一类通俗文史读物,旧瓶装新酒,用新的时代观点,普及历史文
化知识,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 我读过的这类古书较多,何不也翻译一些既有
现实意义又有趣味,给当代青年看看呢? 于是,我便重读家藏的明清文言笔记
小说,翻译了十来篇,寄给上海文化出版社,蒙出版社领导和编辑人员不弃,将
我寄去的翻译小说与黄振玉、徐曾谓先生的译作合为《 明清故事选》 ( 第九
辑),于 1958 年 3 月出版。 这是我的处女作,当时我刚 20 岁,兴奋之情,不言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