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7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297
而喻! 我深深感谢上海文化出版社将我带上了
写作出书的道路。
1959 年,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主编一套
《中国历史小丛书》,我看了已出版的几种,既通
俗,又有学术深度,非常喜欢。 恰巧,这时我正在
读一部新出版的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文集《汤显
祖集》,发现集中载汤显祖在南京任礼部主事时,
曾游天台山。 他在《 天台县书所见》 诗中写道:
绝版孤本:《明清故事选》
“池暖风丝着柳芽,懒妆宜面出山家。 春光一夜
(第九辑)
无人见,十字街头卖杏花。” 他到天台山后,因患
头疼病,请天台城里“叶门头”的名医叶伯清(当地人称他“叶半仙”)治病。 叶
伯清请汤显祖在自己的花园“百草园” 住下,并谈些养生之道,成为好友。 半
个月后,汤显祖的头疼病好了,他便住在“叶半仙” 的后园牡丹亭中,构思成
《牡丹亭》初稿。 后经修改,成为中国戏剧史上一大名著。
我在认真读了汤显祖的《牡丹亭》戏曲及古今文学家对它的评论后,有一
个新的想法,想为《中国历史小丛书》写一本通俗的《汤显祖和牡丹亭》书,介
绍《牡丹亭》的故事和写作经过,并论述它在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学术地位。
1964 年,我写信给吴晗先生和《中国历史小丛书》编辑部,并附上《明清故
事选》一书,告诉他们我打算用介绍《牡丹亭》故事和通俗评论的方式写作此
书。 不久,便接到当时设立在中央党校的《中国历史小丛书》 编辑部的复信,
他们说:“来信收到,吴晗同志同意让您写作此书。”信中还附来一份《中国历
史小丛书》的全部选题。 《汤显祖和牡丹亭》一书列在其中,并注明此书的责
任编委是何家槐(当时任中央高级党校教授)。 书稿写成后,何家槐先生亲自
为我审改,并寄交中华书局。
我终生忘不了上海和北京这些热心提携后学的德高望重的学者! 没有他
们的指导和帮助,我恐怕不会对史志工作长期保持浓厚的兴趣,并取得一些成 第
十
果。 辑
台
第二节 编台州史志与《天台县志》 山
旅
游
文
1981 年初,经台州地委宣传部和台州文化局领导方山先生的引荐,我从 化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