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1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301
细致精巧;国清寺的宋塔,巾山麓的元代千佛塔,以及其他地方的古寺古塔,都
充分表明台州古代劳动人民有着高超的建筑艺术才能。
台州文苑历代人才萃集。 据《台州府志》记载:台州文人学者见于正史者
八十人。 近年来,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唐代郑虔、宋代罗适、明代王士琦、陈
参、徐善述等人的墓葬,并且发现了一些墓志或石雕,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台州
文化史,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此外,还发现古代外地著名文人墨客游寓台
州时留下的诗篇和字迹,如天台石梁、赤城以及黄岩的翠屏山、灵岩、朱岩的摩
崖题记,都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台州人民有着抵御外侮和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 宋末,文天祥为抗击蒙
古侵略者,来台州组织义军,张和孙、牟大昌等闻风响应,揭竿而起;明代民族
英雄戚继光来台州抗倭,击退了倭寇在浙东的骚扰。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台州
农民组织十八党积极响应,1862 年配合太平军攻克台州各县。 特别是近半个
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台州人民更作出了贡献,从 1928
年亭旁起义到解放江山岛、大陈岛、大鹿山、披山等沿海岛屿,无数烈士抛头
颅,洒热血,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迹。
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台州的文物古迹、历代艺文和山川风貌,从而激发爱
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我夜以继日地工作,并将《台州史迹》 分辑付印:全
面介绍台州地区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情况;以及馆藏
文物、出土文物、历史名人、古代艺文和山川风物等等。 我真的由衷感谢方山
老局长,是他给了我机会,使我能在精力充沛的中年时期为台州历史文化建设
作出了贡献。
(二)编《天台县志》及出版其他著作
1988 年,根据中央有关指示,全国各县市掀起编地方志的热潮。 当时,中
共天台县委为引进修志人才,经研究决定,延请我到天台县志编委会工作,先
第
任副总纂,后任总纂。 并在生活待遇上给予很大照顾。 十
辑
1989-1990 年间,我在天台县志办公室埋头于书海之中,查阅了天台山历
台
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大量书籍和资料,分门别类做出卡片,以便编写县 山
旅
志时查阅。 游
文
经过县志编委会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1993 年,新《天台县志》 初稿编 化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