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8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308

不疑。 这些人不仅使自身获得解脱自在,还为护法弘法、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作

           出很大的贡献。
      朱         到了近代,不仅僧人和居士继续研究佛学,而且当时的一些哲学家和学者
      封
      鳌    也竞相研习佛学,并将佛学思想作为自己建立理论体系的依据。 一些重要的
      天
      台    文科大学都开始讲授佛学课程,如梁漱溟、汤用彤、熊十力等均先后在北京大
      集
      ·    学开讲佛学;蒋维乔在东南大学讲《百法明门论》;唐大圆、张化声于武汉大学
      第
      四
      册    讲《唯识三十颂》;景昌极、李证刚于东北大学讲《唯识论》;梁启超和王恩洋则
           分别于清华大学和四川大学讲佛学。 从此,佛学逐渐进入中国哲学史和思想

           史的领域,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些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的专著里,佛学
           思想也被列为重要内容而有专门介绍,如梁启超在讲中国学术史时专门讲了
           佛学;胡适、冯友兰在编写中国哲学史时写了佛学。 中国佛学终于在近代人所

           著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中占了极其重要的一页。
                总之,佛教传入中国后,两千多年在中华大地上,得以慧灯长明,薪火相

           继,除了广大僧伽奋发着力外,“与佛有缘”者亦功不可没。 对于前者,历朝僧
           传、寺志中记载颇丰;而后者的事迹,往往缺少系统、全面的整理。 为此,我们

           经过长期收集和积累资料,从历代千余人中
           精选了百名人物,编成《中华佛缘人物志》,

           荟萃英贤,通览古今,以略补这一历史缺憾。
                《朱封鳌天台集》共 3 卷,这是我二十多
           年研究天台宗文化的结果。 第 1 卷包括《台

           宗教史》《古刹考察》;第 2 卷包括《法华文句
           选辑》《台典考析》;第 3 卷包括《〈别传〉 译

           注》《天台修持》《台密探索》《台山灵境》等,
           共计 120 万字。 2009 年 5 月,由宗教文化出
           版社出版。 2009 年,《朱封鳌天台集》 荣获
                                                                 朱封鳌天台集
           台州市第六届台州市文化曙光奖(社科类)。


                (三)出版《中国名山文化丛书·天台山系列》


                为了加强天台山与国内外佛道名山的文化交流,我夜以继日工作,编写出

           版“中国名山文化丛书·天台山卷”,共分 5 册:

    ❙300❙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