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6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306
实践修持门(观门)两个方面。 我深感研究天台,必须教观并重。 因而在十多
年研究教门之后,确有深入探索观门的必要。 在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的十
朱 年时间,我除了研究天台宗的理论外,也学习天台宗的止观修持法门,如六妙
封
鳌 门、小止观等。 由于日本天台宗是在中国天台宗的思想理论基础上,杂以密法
天
台 而发展起来的。 因此,我也初步研究了日本台密的历史发展过程、修持仪轨以
集
·
第 及与天台宗的思想渊源。 于 2004 年写成《天台宗修持与台密探索》一书,由宗
四
册 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通过此书的出版,进一步说明以天台学为代表的中华优
秀文化,确实是日本文化的产生之母。
第四节 协同创办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
(一)创办目的
2006 年秋天,天台山国清寺副监院、天台宗第 46 代传人月净法师特地到
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找我商量一件大事。 他说,天台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
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佛、道、儒三教的名声远播海外。 为了贯彻关于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
我县城市品位和生活品质,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打造我县成为“东
方精神家园”和“宗教文化圣地”,我们有必要弘扬天台山历史文化,推动我县
精神文明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我知道他是浙江省佛协常务理事、台州市人大代表,又是台州慈善功德会
会长,是个很有事业心的大德,便答应他的要求,回到故乡天台山来一道创办
“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弘扬以天台学为主的天台山儒释道传统文化。
我们商定了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的宗旨是:秉持“慈念陶冶人生,推进和
谐建设”的宗旨,开展天台山文化和祖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发掘、研究、交流、弘
扬工作,倡导和实践佛教艺术和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
新,为弘扬名山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二)出版《中华佛缘人物志》《朱封鳌天台集》
2007 年初,我辞去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工作,回到故乡天台山,筹办
“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由释月净任法人、会长,我任副会长,邀当地文化界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