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8 - 龙港年检2021
P. 228
龙港年鉴2021
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以重质量、强内涵、找差 域享有名望的专家,技术力量雄厚。根据龙港市及
距、补短板为工作目标,以智联合作、学科建设为抓 周边地区患者需求,邀请温附一专家来院开设“特
手,持续推进医院质量内涵建设,强化医疗服务,保 需专家门诊”和“普通专家门诊”,特需专家门诊涵
障医疗安全。2020年期末,全院职工626人,核定 盖20个专科,31位专家,普通专家门诊涵盖19个专
床位495张,实际开放床位387张,总资产4.07亿元。 科,51位专家,使省级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搬
全年总收入 29,062.63 万元,较上年同期 23,382.65 家式”下沉到县级医院,满足龙港本地人民群众就
万元,增收5,679.97 万元,增幅为24.29%,其中,医 诊需求,得到广泛好评。在引进先进管理模式方面,
疗业务收入 20,782.43 万元,比上年增长 4.35%;本 为了进一步推进现代医院建设,提升医共体整体管
期总支出 26,775.77 万元,较上年同期 24,437.06 万 理水平,医共体紧跟温附一步伐,同步共享干部管
元,增支2,338.71万元,增幅为9.57%,其中业务支 理培训,组织医共体各单位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参
出26,692.8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42%。收支结 加钉钉视频会议。托管以来,共享视频会议13场
余2,286.86万元,其中医疗盈余-1,034.77万元,专 次,共培训1610余人次。此外参照总院的管理模式,
项盈余3,321.63万元。全年门诊人次43.5万人次, 每月举行中层干部汇报会;开展院领导下科室调研;
较上年同期下降 1.15%,出院人次 12,330 人次, 较 推行“全院一张床”,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医疗组,
上年同期下降10.42%,门诊均次费用233.84元,较 实施三级查房制度;推行全院绩效改革,住院总床
上年同期增长4.95%,住院均次费用8,735.38元, 较 日与CMI值挂钩等举措,有效提高了管理水平。在
上年同期增长18.22%,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比 推广高精尖技术方面,在总院专家团队帮助下,以
为25.23%,较上年增加3.65个百分点,药品占比为 “龙港速度”在短短2个多月内建成介入治疗中心。
36.50%,较上年降低6.32个百分点。开展手术2094 以派驻科主任为团队核心,传帮带托管院区医生共
例(2019年为1482例),其中三四级手术666例(2019 同开展介入治疗工作,自10月15日开展第一例介
年为272例),内镜操作7927例(2019年为5181例)。 入手术,至12月底已完成123例手术。介入治疗中
心的启用,标志着医共体的医疗救治水平达到了一
开展智联合作,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6月7日,龙港 个新的高度。在开展外科和内镜手术方面,总院专
市人民政府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签 家在龙港院区共开展420例手术,其中三四类手术
约与挂牌仪式,正式启动龙港市人民医院全面托管 273例;内镜中心共开展胃肠镜2031例,其中胃镜
合作。在派驻骨干力量方面,温附一总院派驻党委 982例,肠镜1047例,ERCP:2例。在帮扶指导培训
书记和院长,一届任期四年;派驻四大重点科室主 方面,各学科建立联系指导机制,总院医疗、护理、
任(妇产科、大外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任期 行政、后勤等主任来院培训、指导、讲课共计18场
两年;工作时间每周不少于4天。龙港市政府对派 次,获益总人数2736人,包括医共体医务人员和基
驻的医院管理和技术骨干采用年薪制,此点突破了 层卫生协会人员。
派驻人员薪酬管理的传统机制,建立起符合现代医
院管理制度及县域医共体发展要求的薪酬制度,是 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龙港市人
对医共体建设薪酬模式的创新;同时充分调动派驻 民医院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制定和执行各种疫
人员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约束力,对推动医 情相关的制度和流程。建设符合国家要求的发热
共体强龙头建设发挥重大作用。在医疗资源下沉 门诊、隔离病区和PCR实验室;发热门诊拥有独立
方面,推出“点刀制”,其专家库共有91位在相应领 CT、抢救间、输液室、药房等;隔离病区拥有负压病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