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鹿城史志》二O二一·春夏(总第十五期)
P. 138
一、青奥是一个海岛
南宋地理总志《方舆胜览》有载:“青奥山,在永嘉海中,宋郡守颜
延之于此立亭。”继颜延之(384-456)筑亭之后,在唐朝时,当时的温
州刺史张又新登陆青奥山寻找颜延之所筑之亭,并作《青岙山》诗云:“灵
海泓澄匝翠峰,昔贤心赏已成空。今朝亭馆无遗制,积水沧浪一望中。”
张又新之诗所言的青岙山就是青奥山,“奥”与“岙”两字在古代书写沿
海地名中有着混用的习惯,就像混用“清”与“青”一样,书写沿海地名
混用同音字的现象在古籍中还是比较多见。而将青奥称之为山,则只是古
人惯称海岛为海中山之故。在张又新作《青岙山》一诗之后,时间进入到
后梁武帝开平元年(907),此时镇守永嘉的卢佶派遣水军驻扎青奥以防备
钱传瓘水军从浙江北部海域南下发起进攻。据钱氏后裔临安人钱俨(937-
1003)撰写于北宋初年的《吴越备史》记载,武肃王钱鏐命钱传瓘“伐永嘉”,
“时卢佶列巨舟四十艘于清澳海门,以邀我师”。宋人司马光所编著的《资
治通鉴》也说:卢佶闻钱传瓘等将至,“将水军拒之于青澳”。卢佶为何
要在青奥驻军防备钱传瓘水军呢?浙江宁海人胡三省(1230-1302)在《资
治通鉴》中作注说:“青澳在温州东北海中,俗谓之青澳门。由青澳门而
⑥
进舟则入温州,其外则大洋也。澳,乌到翻。海之隈箧曰澳 。”胡三省
作注《资治通鉴》是在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与至元二十二年间,他将
青奥的战略位置说的很清楚,青奥是温州的海上大门,民间大众称之为青
奥门。大洋上过来的船舶在进入温州城区之前先要抵达青奥门,在经过青
奥门之后向西航行就可以直抵瓯江南岸的温州城。那么青奥的地理位置就
是位于瓯江口外的海面上,而且离瓯江口不会太远。也就是因为青奥在地
理位置上所具有的特殊性,卢佶才列水军于青奥,企图在钱传瓘的战船进
入瓯江之前将其拦截与歼灭。
当卢佶列水军于青奥之事一晃过去了 369 年,在宋末德祐二年(公元
1276 年;元至元十三年),青奥迎来了丞相陈宜中遁归。文天祥在狱中所
128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