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100

张璁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位诗人。他一

           生写下了大量诗文。作为布衣出身的宰相,在温州民间生活了将近半个世
           纪,在瑶溪创办书院,去过大罗山、三垟湿地、仙岩、江心屿等地,对这
           里的人民与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并留下许多赞美诗篇。

               关于温州市的大罗山,在张璁笔下有罗峰书院(贞义书院)的风景:
          “卧龙潭下书院成,白鹿洞主惭齐名。松菊已变荒芜径,野壑更添吾伊声。”
           张璁也曾描写温州瑶溪的山居生活:“自汲龙潭水,长烹雁荡茶。客来无

           一物,篱豆始开花。”“自分布衣久,为园种木棉。山妻听蟋蟀,抒袖夜
           无眠。”(《山居二首》)
               关于温州市瓯海区的茶山及三垟湿地:“我有山东一亩宅,还忆山西

           五美园。落日放舟循橘浦,轻霞入路是桃源。”(《游五美园》)
               关于温州市瓯海区仙岩的奇美美景:“落日在招提,山深藏古洞。水

           落正石出,穿岩入其空。绝壁合欲倾,观天如望星。飞流泻中潭,山根似
           浮动。”(《仙岩洞》)
               关于温州市鹿城区的江心寺:“愁见中川皆赤土,却留双塔自摩空。

           眼前数尽千年景,江上全消半夜风。幻化物情今日极,浮沉天地有时穷。
           咸阳宫殿都休问 , 金谷铜驼也棘中。”(《孤屿志》卷三《吊江心寺火》)

               “烟波渺天际,孤屿天悠悠。浩荡疑非世,登临况属秋。霞标双塔迥,
           浪挟众山浮。露白蒹葭老,凌风生我愁。”(《江心寺》)
               在他的诗里,使我们体会到诗人寄情山水草木,激情抒怀的美感:“寒

           枝自许风霜傲,细蕊惟堪晚节香。”(《观菊》)“碧桃红杏不须猜,雨露
           无私次第栽。玉蕊芙蓉带甘菊,也应无日不花开。”(《种花》)“两山夹
           深谷,溪流到处闻。登高息川上,尊酒此乐群。”(《川上吟》)

               在张璁的诗词里透露出诗人强烈的政治抱负与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感。
           在他 50 岁时有诗云:“一饭还三叹,黎民正阻饥。”(《元日》)“有
           雪未为瑞,凶年正可悲。流民几行乞,粒米不成炊。”(《对雪》)“年

           饥难独乐,官冗得偷闲。”(《游蒋山》)




           90
           91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