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4 - 《鹿城区志》
P. 1034
. 914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五十一 文 物 . 915 .
花园巷基督教堂观花园巷,清同治五年(1866) 朝北,占地面积约 250 平方米。 物保护单位。 扈屿桥池又作“湖屿桥”、“河社桥”,坐落
10 月,基督教内地会英国传教士曹雅直自宁波至温 城西基督教堂观城西街 73 号,清光绪二十四 松台山上下井池东晋太宁间(323 ~ 326)建 在山前街,始建年代不详,康熙三十九年(1700)
州传教,先设活动点于此。光绪三年(1877)改建 年(1898)重建。坐西朝东,占地面积 1578 平方米。 郡城时“凿二十八井以象列宿”中的两井。上井, 重建。为三孔梁式石桥,南北走向,跨山前河,长
为温州首座基督教堂。光绪十年(1884)10 月 4 日 包括前后大堂(礼拜堂)、小堂(福音堂)及中式 在松台山巅又名“仙人井”。井栏圆形,内径 2 米; 18.5 米,宽 2.8 米。桥墩由 4 根方石柱并列,上用
在“甲申教案”中被焚毁,次年重建。现状为 1990 用房 12 间。堂内现存石碑 2 通:刻于 1898 年的《重 井壁用块石砌成圆筒形,深 4.5 米。下井,在松台 帽梁石连接,桥面由 5 根石板并列直铺而成。桥墩
年修葺,为中西风格混合的砖木结构,五间,坐南 建圣殿记》和 1938 年的《温州循道公会六十周年 山东麓,名金沙井,又名八卦井,井栏呈八角形, 上刻有“三十娘舍钱七贯造柱一口”等字,石梁南
纪念碑》。大堂具哥特式建筑风格,肃穆宏丽。建 用八块青石板合榫作成,上刻牡丹、白鹿衔花等纹
造及装饰十分考究,富有宗教色彩。为温州历史最 饰。井壁用块石砌成,内径 2.4 米,深 5 米。市文
久、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堂。省文物保护单位。
温州天主教堂观周宅祠巷 40 号,清光绪二年
(1876)12 月温州天主教会购买周宅祠巷大屋作为
定点经堂,1884年10月4日于“甲申教案”中被焚毁,
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该堂包括大堂、圣心堂、
主教楼、圣像间、神父楼及办公用房等,总建筑面
积 4731 平方米。大堂系哥特式建筑,通面阔 17.5 米,
扈屿桥(2003 年) 黄兴龙 /
通进深 36.5 米,高 35.5 米。坐北朝南,正面三门出入,
城西基督教堂(1906 年) 苏慧廉 / 堂内用大方石板铺地,弧形拱,梅花柱,粉壁长窗, 侧刻“扈屿桥”,北侧刻“大清康熙庚辰(1700)
松台山上井(2002 年) 孙守庄 / 菊月吉旦重建”。 市文物保护单位。
寺前桥池藤桥镇寺前村,肇始于宋乾道八年
物保护单位。 (1172),建成于淳熙六年(1179)。三孔梁式石桥,
第三节节古井节古桥节古宅及其他
南北走向,跨戍浦江,长 33.3 米,阔 3.9 米。石梁
ܞӽూ 西侧直书阴刻“乾道八年壬辰岁季冬癸卯创始龙泉
ܞࢫࣝ 井水清冽,常年不枯。省文物保护单位。 永嘉县学泮池、泮桥池位于华盖山西南麓永嘉 院乾僧师表”;东侧直书阴刻“淳熙六年巳月丙子
墨节池池位于墨池坊。东晋永和三年(347) 横池井池位于横井巷 52 号。井栏六角形,内 县学旧址。肇建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历经修 日记功广阳石匠游成”。因坐落龙泉寺前,故名寺
王羲之任永嘉郡守,“临池作书,洗砚于此”,故 径 1.46 米,井壁以青石砌成圆桶形,深约 10 米。 缮,今尚存泮池、泮桥。泮池平面呈横长方形,东 前桥。市文物保护单位。
称“墨池”,又称“洗砚池”。池呈方形,以块石 井栏外壁镌“至正庚寅腊月”等字。据文献载,东 西阔 14.80 米,南北长 9.75 米,深约 1.65 米,池四 漫水桥池藤桥镇上埠头村,肇建于清后期,为
叠砌,并围以砖砌栏杆。宋米芾曾题“墨池”二字, 晋太宁间(323 ~ 326)建温州城,“凿二十八井 周用长条石错缝横砌。中间架泮桥,南北走向,为 11 孔梁式石柱漫水桥,东西走向,跨戍浦江上,全
久已湮没。今存“墨池”二字刻石,为清乾隆五十 以象列宿”,横井内东面一石横刻“天宿”二字。 三孔石拱桥,长 10.08 米,宽 3.66 米,拱券呈半圆形, 长 48.4 米,阔 1.22 米。市文物保护单位。
年(1785)温州总兵黄大谋补书,藏温州博物馆。 因此,该井当始凿于东晋。元至正十年(1350)重修。 纵联砌筑,跨度 1.36 米。 清云桥池上戍乡潮埠村,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
明周旋《墨池》诗云:“何以清池换墨池,昔年临 井水从底岩隙中涌出,清冽甘美,久旱不涸。市文 万里桥池万里桥(巷)北端,始建于清中期, (1558)。为三孔石梁桥,长 8.5 米,阔 1.45 米。
池有羲之”。清郭钟岳《咏墨池》云:“风流太守 重修于 1922 年,为三孔梁式石桥,南北走向,横 中孔桥面外侧阴刻楷书“清云桥嘉靖戊午年(1558)
忆王郎,经换笼鹅字字香。昨日见郎书法好,衣家 跨蝉河。长 21.2 米,阔 2.4 米。桥两旁设青石栏杆, 本里信士姜捐资重建” 。
合住墨池坊。”2001 年市文物局对其进行了修复。 莲蓬望柱。中孔桥板东侧刻“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
王羲之,东晋杰出书法家,字逸少。琅玡临沂(今 □□□岁次癸亥九月建”;西侧刻“万里桥”。 市 ܞḤḤḤḤੌ
属山东)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 文物保护单位。 浩然楼池 在江心屿。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
在书法上具有继往开来的卓越成就,故被誉为“书 地藏桥 任宅前,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 以文天祥《正气歌》中“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圣”。 市文物保护单位。 为七孔梁式石桥,南北走向,横跨水心河,全长36米, 句命名,或云为纪念曾到过江心屿的唐代著名诗人
铁栏井池位于铁井栏 7 号。井栏呈圆形,内壁 宽 2.45 米,中间三孔高 6 米,呈八字形。桥墩各由 孟浩然而得名。该楼原建于文天祥祠前,清乾隆
铁铸,下圈铸于北宋元祐六年(1091),上圈铸于 4根并列方形石柱组成,上置帽梁石。桥面平铺石板, 三十八年(1773)移建于祠东今址。乾隆五十九年
南宋庆元四年(1198)。清咸丰元年(1851) 于井 中孔东侧正中横刻“地藏桥”,两旁刻有“大清康 (1794)曾改称“孟楼”,光绪元年(1875)修缮
栏外围以青石,口沿用扇形青石板平铺成环状,口 熙丙午年(1666)冬月陈世凯重建”;西侧刻有“清 时恢复旧名。坐北朝南,木构建筑,面阔三间,重
横井(2003 年) 孙守庄 /
径 1.69 米。 井腹似瓮,用青石垒砌,深约 5.6 米, 同治壬申年(1872)重建”。 市文物保护单位。 檐歇山顶。飞檐斗拱,曲槛回栏,抬阁式明楼。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