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7 - 《鹿城区志》
P. 1037
. 918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五十一 文 物 . 919 .
籀公祠。坐西朝东,为回廊式木构建筑,面阔三间, 基督教会在原“艺文书院”基础上改建为“艺文学
悬山顶。1919 年 5 月,又在此创立旧温属六县联立 堂”,是当时温州规模较大的新式学堂。现存西式
籀园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前身),相继建造西方 大楼一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 480 平方米。
第二节碑革命遗址
建筑风格的藏书楼、曲槛临流的“服膺轩”和松柏
拱护的亭榭等,占地面积约 2000 平方米。大门为青 ᇏࡀถḤḤ
石砌筑,匾额刻有张謇书“籀园”二字。2002 年 12 北伐胜利后,温州各界人士为纪念孙中山而建 ᇏ܋໑ᇜ৫ᆦ҆ࣸᆶḤḤ 物保护单位。
月开始,市文物局对籀园进行维修,依次修缮籀公 中山公园,1936 年,在公园的北端构筑“中山纪念 位于侯衙巷。1924 年 10 月,中共中央派谢文
祠、图书馆,将门台内退并按原样修建围墙及门台; 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 400 平方米,系砖木 锦、胡公冕到温州发展党团组织和招募国民军。同 โดᅞ၌ᆶḤḤ
重建“服膺轩”、“六角亭”,驳河坎,整治学校 结构,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平面呈凸字形,台 年 12 月,在新民小学成立中共温州独立支部。至 位于鹿城西部山区岙底乡田塘头村,面积约 6
新图书馆南侧的园林设施,并对籀公祠和图书馆进 基以白色规整块石叠砌。凸出部分即前厅,面阔三 1926 年底,党团员发展到 150 多人,分布于永嘉、 平方公里,尚存中共永嘉县委机关办公旧址一幢。
行布展。市文物保护单位。 间,两层重檐飞椽,小八角歇山顶。梁枋、悬柱及 乐清、瑞安、平阳等县。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中 1927 年以来,该村是“二战”、“抗战”、“解放
挂落等,雕饰精致。阁楼外围设有平座、栏杆。后 共温州独立支部遭到破坏。旧址原系民宅式平房, 战争”时期,中共浙南特委、永嘉县委机关、武装
部为西式楼房,面阔七间。1986 年因建筑年久失修 坐西朝东,面阔三间,占地面积约 70 平方米。后 部队的隐蔽地。1928 年,田塘头、白脚坳一带先后
而毁损,于是在原台基上按原样重建,同时将后部 拆除。建亭以纪念。市文物保护单位。 有 80 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90 多人参加红军。当
楼房与前厅合为一体。市文物保护单位。 年组建的红军游击中队,后被改编并入“浙南红军
Ⴅࡁᅞൈౝ୍ڛༀࣸᆶḤḤ 第一独立团补充营”和“中国工农红军十三军一团
ტႉ෮ࣸᆶḤḤ 康乐坊 280 号。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 三营八连”。1930 年 ~1949 年,在该村一带发生过
位于扬名坊。创办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 爆发后,温州青年成立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为当 惨烈的战斗,共牺牲 41 人。
民国 8 年(1919)重建。规模盛时堂屋达 99 间, 时温州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青年抗日团体。
掌管温州城区收养弃婴及育婴事务。1930 年改隶永 1937年10月开始在此工作,翌年2月迁府前街办公。 ༆ॠ۪ଁਛൖଜḤḤ
籀园(2003 年) 孙守庄 /
嘉救济院,易名为“育婴所”。现存建筑坐北朝南, 旧址原为廉昌钱庄,砖木结构,面阔三间,共三层。 双潮乡西坑村黄泥峰,建于 1950 年。坐南朝
五间两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 800 平方米。 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 180 平方米,三楼为当时的 北,圆形,通高 2.75 米,直径 4.83 米,混凝土仿
ᇫሱౢࣸंḤḤ 团舍。 辉绿岩构筑。共安葬 16 位牺牲于 1929 年 ~1950 年
四营堂巷 55 号。朱自清(1898 ~ 1948)字佩弦, ཐူࣸᆶḤḤ 的革命烈士,均有墓志。1994 年重修。1998 年~
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清华大学、西南 位于五马街。李蔚于清同治元年(1862 年)兴建。 ྍඹफሁ໑ᇜҐܓϷ൙ԩࣸᆶḤḤ 1999 年维修扩建,重立烈士纪念碑,墓区占地面积
联合大学教授。1923 年 2 月来温在省立十中(温州 以采购药材品种齐全、质量上乘,特别是能为顾客 县前头 49 号。抗战全面爆发以后,沿海城市 约 4000 平方米。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学前身)任教。撰有诗文集《温州的踪迹》等, 配置难以寻找的药材而著称。旧址为西式楼房,七 相继沦陷,仅上海与温州尚有轮船通航。1938 年秋,
大部分著作收入《朱自清文集》。旧居坐南朝北, 间三层,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160平方米。保存完整。 新四军兵站在此设立温州采购办事处。同时,中共 ྍඹफሁ໑ᇜ๙ԩࣸᆶḤḤ
主体一层,局部两层,占地面积 328 平方米。现存 上海地下党组织也以“红十字会”输送难民去内地 九柏园头 23 号。1938 年3月,原闽浙边抗日
五间二进,通面阔 14 米,通进深 24 米。砖木结构, ބڬൊഅӆࣸᆶ 垦荒自救为名,通过“驻温采购办事处”向华中抗 游击总队温州办事处改为新四军驻温州通迅处设
硬山顶。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五马街。清光绪年间,慈溪人杨正裕、冯 日根据地分批转送地下党员、进步青年、爱国人士 此,周饮冰任主任。利用公开合法的身份,从事抗
佰祯开设五味和蜜饯店于鼓楼街 78 号,店面三间。 及军用紧缺物资。旧址为三层楼房,坐南朝北,面 日宣传和统战工作。5 月 12 日,中共浙江省临时
ᤃݚ܄࿐ࣸᆶḤḤ 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五马街口开设新号。 阔七间,占地面积约 240 平方米。保存完整。市文
位于蛟翔巷。1925 年,原艺文学堂教师谷旸为 1974 年改建成四层楼房,占地面积约 380 平方米。
了使在“五卅”运动中罢课离校的学生能复学而捐 以经营各种副食品著称。
资创办,名为瓯海公学。1939 年夏增设高中部,易 ֻᅣЗЗᆽีख़
名“瓯海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温州 ᄉѰϤࠊഅӆࣸᆶḤḤ
第四中学。现存校门前小楼一幢,坐南朝北,为八 位于五马街。1927 年由实业家许漱玉在原许云
角攒尖顶,占地面积约 80 平方米。 章绸布店和博瓯百货店基础上扩建而成。坐南朝北, 境内古代遗留下来的碑刻、墓志和摩崖题刻, 为主,也有额、碑、趺齐全的丰碑和嵌在墙壁间的
数量不少,内容以记事为主,兼有诗词、题字、画 平碑。墓志则一般为八字额平碑。质料以青石为主,
占地面积1775平方米,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以三、
ၜ໓࿐ถࣸᆶḤḤ 四层为主体,局部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当时, 像等,是研究古代温州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也有汉白玉及其他沙石,书法多为楷书,上加篆额。
位于永宁巷。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英国 曾以其规模、信誉名扬全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宗教诸方面的重要资料。碑刻以八字额加座的平碑 摩崖题刻则为凿岩刻字,间加丹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