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4 - 《鹿城区志》
P. 394
. 286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八 房地产 . 287 .
本造价为 1315 元。为了减轻职工负担,政府决定, 南浦住宅区限为 1200 元,黄龙住宅区限为 1050 元。
由职工集资联建住房,安居工程住房每平方米房价,
第一节节住房公积金
第三节节廉租住房
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有利于住房资金的累积、 额的工资基数。住房公积金缴存的比例与市场同步,
周转和推行住房贷款制度,提高职工构建住房能力, 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到 2003 年 7 月,住房公积
转变住房分配体制。 金缴存比例调整为职工工资的 10%。 为解决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2000 年开
始实行廉租住房制度。2001 年,政府动用 2300 万
ؓའބٓຶ ᆦ౼ބႨ 元重置基金,向社会收购 160 套的小套型住房,作
按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单位、个人,包括在 住房公积金专款专用于职工购买、建造或大修 为廉租住房房源,安排 111 户住房困难家庭入住。
区属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企业(国有企业、 住房。职工离退休、丧失劳动能力与所在单位终止 2002 年,采取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和租金货币补贴两
外商投资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股份制企业、股 劳动关系或户口迁出本区的,迁入地未建立住房公 种方式,缓解 239 户低保家庭的住房困难。2003 年,
份合作企业、合伙企业、私营企业)工作的职工。 积金制度,或者出国出境定居的,其缴存的住房公 扩大廉租住房社会保障面,把低保家庭人均住房面
不包括离退休职工、合同试用工和外籍职工。 积金本息余额一次结清,退还职工本人。积存的住 积从 4 平方米放宽到 6 平方米。配租办法,由评议
房公积金用于发放住房贷款,扶持职工购建住房。 制度改为准入制度,为 146 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
࢚թࣁح 2003 年,逐步健全住房公积金管理,全区建 赁住房补贴。截至 2003 年底,全区共有 643 户低
1996 年开始,行政事业单位按 1994 年 12 月 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有 365 个单位,正常汇缴人数 保家庭享受廉租房实物配租或领取租赁住房补贴 府前街住宅新貌(2002 年) 孙博闻 /
份工资总额统一增加 160 元为缴存金额的工资基 10018 人,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 1.63 亿元,并以月
数,低于 480 元的按 480 元计算,高于 1500 元的 300 多万元的归集额增长。同时,做好个人住房公
按 1500 元计算。企业职工按上年度缴纳的社会保险 积金的抵押贷款工作,全年累计发放个人购建住房
金最低月工资总额 480 元为计算住房公积金缴存金 公积金贷款 1.33 亿元,为 1581 位职工解决购房资
第二节节经济适用住房
经济适用住房是以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为 市民 1000 套,均以经济适用房价格出售。
供应对象,并按国家住宅建设标准建设的普通住宅。
Ḥሧุᇅ
षؿଲ௵aߛᇾᅍ 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建立与市场经济体
作为住房制度改革的配套示范工程,1995 年, 制相适应的住房制度。南浦、黄龙两住宅区的住房
开发南浦、黄龙新住宅区,建设经济适用住房。以 建设资金实行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投
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属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供应 资体制。国家通过行政划拨建房用地和减免税费给
体系。两个住宅区工程包括:安居工程 48 万平方米, 以扶持,个人出资或由所在单位给予适当补贴构建
职工集资联建住宅 20 万平方米,解困住房 15 万平 住房,取消了住房实物无偿分配的方式。
方米,专为改善高级知识分子住房条件而建的公寓
房 4 万平方米,旧城改建拆迁户安置房 23 万平方米, ٜࡎѓሙ
征地补偿安置房 15 万平方米。把分散建设的住宅纳 南浦、黄龙两住宅区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价格,
入统一集中开发的轨道,有利于节约用地及公建配 是由征地费、勘察设计费、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
套用房与住宅建设的统一设计和施工。2003 年,分 工程费、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费、贷款利息和税
别出台机关干部和市民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实施办法, 金等 7 项因素构成。经测算,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基
推出经济适用住房4600套,其中机关公务员360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