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3 - 《鹿城区志》
P. 953

. 834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四十七 教  育       . 835 .




                1985 年、1990 年、1995 年、2000 年,全区中                   1956 年开始,公立学校实行教职工退休制度。                                            个人,按交纳的农业税和渔业税征收 5% 的教育费                          维护费的 10% 由区、乡(镇)财政专项拨划教育部
            小学、幼儿园教职工月平均工资分别为 56 元、107                         1983 年起,对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并享受供给                                             附加。(三)其他不交纳“三税”、农业税、渔业                            门,专款用于学校维修和扩建等。
            元、483 元、998 元。                                     制待遇的干部(教师)实行离职休养制度。满 30                                               税的单位和个人,仍应征收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                                1994 年,鹿城区实现“两基”目标,逐步增加
                2001 年 8 月开始,根据《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工                      年教龄的中小学退休教师的退休金,从 1989 年 1                                            0.4% ~ 0.5%。教育费附加分别由财税部门和乡(镇)                     对教育的投入。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
            资财政统一发放的实施意见》,全区教师工资由财                             月起按原工资标准全额发给;教职工的病产假、婚                                                政府负责征收,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
            政委托建设银行统一发放。2001 年 1 月起,  教师                       假、探亲假等均按国家机关干部有关规定执行。同                                                    1989 年,建立区、乡(镇)人民教育基金会。                       的教育费用逐年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
            的地方岗位津贴、校(园)长津贴、班主任津贴、                             时,教职工还享受班主任津贴、教龄津贴、职务(岗                                               同时成立区教委勤工俭学办公室和区校办公司。                             用经费逐步增长。
            教龄津贴等均按标准发放。2002 年 9 月,在职中小                        位)津贴、特殊教育津贴、特级教师津贴等。                                                      1993 年 9 月,鹿城区委、区政府颁发《关于加                         1998 年,区政府出台《关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
            学、幼儿园教师发放月考绩考勤奖。                                      1985 年以来,鹿城区教育工会利用假期组织部                                            快鹿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教                            费,加快我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若干规定》,扩大
                                                               分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参加疗休养或旅游,许多                                                育事业费支出增长要高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每年                            了教育经费来源。全区预算内、外教育经费投入年
                ڞᅣ০                                            学校和基层教育工会也利用假期组织教职工去旅游                                                区财政机动财力的 25%、市区建设维护费的 5%、                         增长达到 10% 以上,保障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党和政府一系列                           观光。                                                                   乡(镇)财政超收分成部分不少于 30%、农村集镇
            福利待遇的规定,教职工生活得到保障。主要福利                                1993 年,建立教师住房公积金制度。
            有: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建造教工住宅,解决部
                1952 年 9 月起,各级各类公办学校教职工享受                      分教师的住房困难。截至 2000 年,已分别在水心、
                                                                                                                                                                          第二节章学校设施
            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待遇。


                                                                                                                                         ཮ᅣച                                           心小学、南浦第一小学、黄龙第一小学、南浦第二
                                                                                                                                         清末,中、小学堂大都沿用旧有书院的校舍。                          小学、双屿镇中学、新码道学校、藤桥职业学校、
                                        ֻࣴᅣᅣ࢝ტࣜٮა࿐཮ഡീ                                                                                民国期间,城区校舍新建不多,大部分都利用书院、                           上戍乡中心小学、南蝉桥小学、黄龙第二小学、仰

                                                                                                                                     庙宇、祠堂改建。如温州中学原道司前本部是旧校                            义第二小学等 21 所学校,占地 26.18 公顷,建筑面
                                                                                                                                     士馆改建,分部是中山书院改建。旧温属联立中学                            积 148793 平方米。撤销了市区的虞师里小学、徐
                                                 第一节章教育经费
                                                                                                                                     (温二中)是孔庙扩建。                                       衙巷小学、蛟翔巷小学、华盖里小学、四营巷小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小学校舍多数仍                          沙帽河小学,撤销了上戍乡的下岸小学、戴宅小学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                        国家对教育经费支出有所减少。                                                        是旧房,维修较少。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市                            和仰义乡的渔渡小学、前京小学、后京小学等一批
            了各类学校。公立中等学校办学经费由政府拨给。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9 年农村公办小学和                                            政府采取重点建设和局部维修相结合的办法,新建                            学校。合并城南第一小学和城南第二小学改成城南
            私立中学自行筹措,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小学经费                             部分中学下放社队办,小学教师回队任教,教师工                                                了一批校舍。1958 年以前,市区新建的校舍有温州                         小学,南浦第三小学并入南浦第一小学成为南浦第
            一般由学谷收入解决。                                         资采取“工分加补贴”的办法由大队发给,农村社、                                               二中、三中、五中、七中和新村小学等。扩建、修                            一小学分校,撤销岙底乡中学并入藤桥镇中学,南
                1952 年秋,公办中、小学教职员工均列入国家                        队不堪重负。1972 年起,公办小学教师仍由国家发                                             建的更多。                                             蝉桥小学、小南路小学并入建设小学,创办建设小学
            工作人员编制,学校经费、教师工资、公费医疗、                             给工资。1978 年以后,教育经费逐年增加。                                                    1981年开始,根据中央关于实现小学“一无二有”                      教育集团。
            福利及人民助学金等都列入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私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                                           (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的要求,                               1991年~2000年,全区改建校舍96800平方米,
            立中学仍给予补助,同时将一批私立小学改为民办                             颁发后,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鹿城                                                各级政府进行大量的集资工作。从 1984 年的“五个                        新增面积 109900 平方米。
            公助。1956 年,原有私立中、小学全部改为公立学                          区注重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除由国家拨款外,经费                                               一点”(国家拨一点,乡村出一点,乡镇企业助一点,
            校,经费由国家财政支出。                                       来源主要是征收城市与农村教育费附加、社会集资、                                               群众个人捐一点,学校勤工俭学挤一点),至 1985                             ഡᅣС
                1958 年以后,在坚持以国家办学为主的原则下,                       学生缴纳杂费、助学捐资费等。                                                        年采取集资奖励政策,有效地调动地方群众办学的                                清末,仅有少数学堂配置图书、仪器设备。民国
            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提倡社队办学、群众                                1986 年 10 月,市政府批转市财政局、市教委《关                                        积极性,修缮改造了大批校舍。1984 年~ 1990 年,                     时期,绝大多数农村小学没有仪器设备,课桌椅也比
            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学,民办中、小学又大量发展。                            于切实加强教育费附加征收工作的意见》。在计算                                                鹿城区拆建修建中小学危房面积 44767 平方米,新                        较简陋,中学仪器设备经费支出也不多。
            农村民办中、小学经费除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外,由                             税率方面根据中央、省有关规定:(一)所有纳税人,                                              建校舍 16315 平方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的图书、仪器、
            公社或大队统一筹措支付。城市民办中小学则由工                             凡是城市维修建设税随同“三税”(产品税、增值税、                                                  1985 年~ 2003 年,全区新建或迁建成蒲鞋市                    体育器材及电教设备逐步得到充实。1978 年 8 月,
            厂、企事业单位筹办或联办,经费由主办单位支付。                            营业税)交纳 7% 或 5% 的教育费附加征收 1%;凡                                          小学、水心小学、温州市第十七中学、桥儿头小学、                           市教育局拨款给温州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六中
            1961 年~ 1963 年,农村部分公办小学转为民办,                       是城市维修建设税随同三税交纳 1% 的,教育费附                                              水心第二小学、少年游泳学校、上陡门第二小学、                            学和广场路小学、瓦市小学、建设小学等学校作为
            经费转由公社、大队负担,再加上精减教职员工,                             加征收 5%。(二)从事农村牧渔业生产的单位或                                               南汇小学、水心第三小学、黎明中心小学、仰义中                            教学仪器和图书经费。同年 11 月,又拨款给市区
   948   949   950   951   952   953   954   955   956   957   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