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1 - 洞头县志(1991-2005)
P. 211

第三编 居 民
                                                                                                 第五章    风尚习俗

                  烧些红枣 、 鸡蛋之类的点心给新郎吃 , 新郎都应 性亲朋送礼贺喜 , 80 年代后男性朋友也送礼贺
                  回礼 。 中午 , 宴请姑爷 ( 新女婿 ), 让新娘的亲戚 喜 )。 送礼主要是送孩子用的 、 穿的 、 玩的东西和
                  陪同 , 表示与新女婿相互认识 。 新郎 、 新娘返家 , 让产妇吃的补品 、 线面等 。 亲朋来贺喜 , 主人必
                  丈母娘家送些糕饼类的礼物 。 讲闽南话的地方 先烧线面给客人吃 , 然后再摆酒宴请 ( 过去生女
                  通常是 120 个 “ 红圆 ”( 以糯米粉包糯米馅制成 ), 孩一般不摆酒宴请 , 只是吃线面 , 现在也摆酒宴
                  而讲温州话的地方常是糖糕等 , 让新郎带回家分 请 )。 摆酒宴请要先通知日期 , 以往只宴请产妇

                  送亲戚 、 邻居 。                                      亲戚 , 现在双方亲朋均请 。 若生男孩 , 主人要给
                                                                  媒人送礼 , 以表谢意 。 孩子周岁时 , 亲朋好友要

                      二 、 盖新房                                     送礼祝贺 , 主人要做些寿糕寿桃分送给亲朋 。 如
                                                                  果是男孩周岁 , 外祖母家要做一定数量的 “ 红圆 ”

                       先确定宅基地 , 往往请 “ 师公 ”( 阴阳先生 ) 找 ( 操闽南话的人 ) 或寿桃 ( 操温州话的人 ) 送来 ; 有
                  “ 风水 ” 好的地块作为宅基地 。 接着确定新房的 的家庭经济条件好 , 还给孩子送来金银制成的
                  朝向 , 也是请 “ 师公 ” 根据房主一家的时辰八字来 “ 长命锁 ”、 衣服等 。
                  卜算而定 。 破土动工前要祭拜土地神 ; 破土动工
                  和奠基之日若逢下雨 , 也要按仪式进行 , 但可不                           四 、 祝寿

                  再继续挖土奠基 , 只是象征性地挖几锄和在地基
                  四角放上石块即可 , 奠基时有人把金银器具 ( 小                            寿庆一般自 50 岁始 , 10 年一庆 。 但祝寿往
                  块或少量 ) 放在地基四角 , 以示居地贵重 。 房子 往提前一年举行 。 意为 : 人生逢十是大关 , 提前
                  基本盖好后 , 举行上梁仪式 。 过去的木材中梁和 祝寿 , 顺利过关 , 长命百岁 。 拜寿时亲朋送礼 ; 女
                  现在的水泥中梁都用红布扎上 , 择吉日还要等良 儿要有一定规格的礼物 , 如给寿庆的父母置一身

                  辰才把中梁安上 。 要燃放鞭炮 , 披红挂绿 ( 都是 质量较高的衣服 , 送一对大红烛和线面 、 补酒等 。
                  亲戚 、 朋友送来贺喜的被面 ,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受礼人要摆酒请客 , 做寿糕 , 祭天敬神后分送给
                  发展为毛毯 ), 要在中堂上点烛烧香 ; 一般要在当 贺寿的亲朋 。
                  天中午宴请做工的师傅和亲戚 、 朋友 , 但也可移
                  至他日进行 。 宴请时让大师傅坐首席 。 搬入新                            五 、 丧葬

                  房也要择吉日良辰 。 启用新灶要烧红汤团分送
                  邻居 , 表示今后与邻里和好 , 也希望住新房后日                            人死后 , 除未婚夭折者外 , 要立即通知关系
                  子越过越红火 。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 许多城镇 密切的亲属 , 即报丧 。 要给亡者洗澡 , 换上较齐
                  民房是按街巷建设的要求联建的 , 有些习俗也就 整的好衣服 (“ 寿衣 ”)。 民国以来 , 男性逝世后 ,

                  取消了 。                                           还要为之理发 。 然后把亡者尸体用棉被 ( 称为
                                                                  “ 水被 ”) 盖好 , 移到大厅上 , 大厅即 “ 灵堂 ”, 孝子

                      三 、 生育                                      孝女张贴讣告 。 要请 “ 师公 ”( 阴阳先生 ) 来确定

                                                                  收殓和出丧的日期与时辰 。 要贴黄榜 , 申明何生
                      1970 年以前 , 生男生女大不一样 , 生女较随 肖者要避讳 。 有的请 “ 师公 ” 来做 “ 功德 ” 超度亡
                  便 , 生男较隆重 。 随着时代进步和观念更新 , 特 灵 ( 也有出殡后进行的 )。 举行追悼仪式 , 有 “ 礼

                  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 生 ” 主持 , 摆上香烛供品 。 孝子孝女先拜 , 拜后要
                  孩子后 , 生男生女差不多 。 要请人 “ 定时辰 ”。 在 从棺材下爬过再起立 。 女婿拜较讲究 , 形式复
                  月子内 , 亲朋便来贺喜 ( 20 世纪 80 年代前都是女 杂 , 要求严格 , 故往往围观者众多 。 最后是一般


                                                              1
                                                               2
                                                                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