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2 - 洞头县志(1991-2005)
P. 212
洞头 县志 第一编 建制区划
DONGTOU XIANZHI 第一章 建制沿革
亲朋祭拜 , 都要奏乐 , 由 “ 师公班 ” 负责 。 一般由 寮 ”, 过些年后再收殓尸骸安葬 。 解放前 , 大多数
孙子或侄子陪拜 。 出殡时 , 棺材抬到半路要略停 穷人死后只能土葬 , 即把棺材直接埋入土里 ; 只
再行 。 送丧队伍送到墓地即可 , 不得依原路返 有少数富裕中农以上的财主 , 才有可能做 “ 风
回 。 出殡路上燃放鞭炮 , 抛撒纸钱 。 安葬时要先 水 ”。 解放后至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 , 还有些人死
简单地祭奠 , 然后放入墓穴 。 家属迎回 “ 木主 ” 后是土葬的 。 60 年代后期始 , 土葬很少 。 70 年
( 即牌位 ), 送入厅堂安奉 , 称 “ 回灵 ”。 亲朋来祭 代后期至 80 年代中期 , 封建陋习有所抬头 , 丧葬
悼故人要送礼 。 出殡的当天中午 , 要宴请亲朋 大操大办 , 一度出现 “ 造坟热 ”, 造 “ 风水 ”、 修祖坟
(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以来 , 也有在晚上宴请和安 盛行 。 有的 “ 风水 ” 建造考究 , 耗资万元以上 , 浪
排在酒店宴请的 )。 亡故 7 天 , 要做 “ 七日 ”; 亡故 费人力 、 物力 、 财力和占用大批土地 , 破坏了自然
100 天要做 “ 百日 ”, 均要进行悼念 。 上辈亡故 , 子 景观 。 1987 年 8 月 , 洞头县成立移风易俗办公
孙有到婚龄而准备结婚者 , 须在百日内进行 , 否 室 , 发动群众兴建民间公墓 。 当年 10 月 9 日 , 洞
则要 3 年后方可 。 头县第一座民间公墓 ———“ 东龙公墓 ” 破土动工 ,
洞头县殡葬方式是棺葬 。 主要有两种形式 : 至 1988 年 8 月竣工 。 截至 1990 年底 , 全县各乡
一是直接把棺材埋进土里 , 待过些年后 , 再把骷 镇建造民间公墓 , 已竣工 18 座 、 3465 个圹穴 ; 正
髅收殓入瓮 , 埋起来 , 称为 “ 薨宫 ”; 另一种是建造 在动工兴建的 9 座 、 1708 个圹穴 。 1996 年始进
坟墓 ( 在地面上 ), 称做 “ 风水 ”, 有轿椅式 、 塔式 行深埋立碑 ; 是年 , 还对北岙镇城区范围内的私
等 , 再把棺材放入 “ 风水 ” 圹穴内 。 做 “ 风水 ” 要请 坟进行迁移 。 2002 年始 , 还对 “ 一沿三区 ”( 公路
“ 师公 ” 选墓地 、 择吉日 。 坟墓有预先砌好的 , 也 交通沿线 、 旅游景区 、 建成区 、 教学园区 ) 范围内
有死后临时建造的 。 个别地方有 “ 风葬 ” 形式 : 让 的坟墓进行拆迁深埋 。
棺材露出地面 , 在上面搭上简易草棚 , 称为 “ 棺
第四节其他习俗
代前 , 有些大姓建有祠堂 , 拜谱时 , 中午一起到祠
一 、 祭祀 堂祭拜 ; 60 年代后基本是各家自行祭拜 。 没修家
谱之姓不开展此活动 ; 不同姓氏的拜谱日期各不
亲人逝世后的周年祀日 ( 第一个祀日称 “ 对 相同 。
年 ”), 中午要摆酒菜 、 点香烛 、 烧纸钱祭拜 , 表示
悼念 。 祭祀这天 , 大多有亲戚来 , 有的还带香烛 、 三 、 上学
纸钱来烧化 。 尤其是已出嫁的女儿 , 一定要带香
烛 、 纸钱来 。 孩子要进学堂读书 , 入学第一天早上 , 给他
( 她 ) 烧葱饭吃 , 放有整株的葱 , 取其谐音 , 希望孩
二 、 拜谱 子聪明 ; 还有红鸡蛋给带上 。 以前还有拜孔子
的 , 拜孔子时 , 在孔子像前站好 , 两脚分开 , 红鸡
同姓家族修纂家 ( 族 ) 谱后 , 择吉日迎进家 蛋由后面从胯下滚过去 , 谓为 “ 滚红鸡蛋 ”。
谱 , 此后每年在这一天拜谱祭奠 。 20 世纪 60 年
1
2
6